正文 第1章 001 方家有女好弄香(1 / 2)

唐文明元年三月十六。

適逢出門踏青之日,但見長安城西郊外人潮湧動,文人墨客卷著長氈坐於樹底下乘涼,他們時而飲酒時而賦詩好不快活。遠處湖麵上飄了零星幾支畫舫,有衣著鮮豔的藝妓在船上賠著笑臉四處招攬著客人。

現下,湖岸邊,蘇流觴遙望著波光粼粼的湖水,劍眉微挑著若有所思。早在很多年前他便聽說過帝都長安實乃繁華勝地,可謂舉世無雙,如今見這郊外亦是別有一番風味。奈何初來長安,遊晃了大半日竟於這郊外迷了路。往常若是遇此狀,隻需喚出卜羅鳥便可辨別方向,可現下他身邊並無卜羅鳥,恍然意識到往後一切都得靠自個兒,半分馬虎不得。他不由得攥緊了拳頭,上下敲打掌心借以驅除煩躁。

看這附近來來往往的百姓,他們定是知曉的,不若找個人問問如何?思及此,他便頓感心中暢快了些許,沿著湖堤大步向前走去。

“這位老丈,請問進城該如何走?”迎麵走來了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叟,他畢恭畢敬地朝這老叟作揖,眼裏滿是誠懇。

老叟聞得此言才抬首,眯著個眼兒細細覷這麵前的郎君,見其衣著華貴,又生得麵白如玉,以為是貴族子弟於此迷路,半是慵懶地喏喏開口應道:“郎君莫不是與家人走散了?這西郊離城內有三十裏的路程,現下天色已晚,若是馬車亦要行駛個半日,還是在這附近找家客棧宿一宿,明兒一早等過路的馬車一來,趕個順風車豈不是好?”

“吾今日已在這西郊遊了半日,晚上回城有要事。麻煩老丈還是指個明路,吾自當感激不盡。”遠觀這附近的馬車,俱是出門遊玩的子弟的私家馬車,他心裏微有些急,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的彬彬有禮。

老叟見他執意要走,不好多言相勸,伸出手指指向南方。“喏,郎君看到那兒的一個亭子沒?繞過那亭子走上大路,一直向南便能跟著馬車道一路進城。”

他順著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果見一亭子立於那兒,心下喜不自禁,又做了一揖,道:“多謝老丈!告辭!”

話音未落,老叟再轉過身來,蘇流觴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親眼目睹了這番奇異之事,老叟感覺自個兒眼睛又花了,抬首望向天際,喟歎不已。“哎呦,這大白天的,竟鬧些見鬼的事兒!可嚇壞吾了!”

古有“莊周夢蝶”、“葉公好龍”,今有“眠傾弄香”。所謂眠傾者,長安城內無人不曉。上至皇親貴胄,下至婦孺孩童皆以此人為談資,此乃棄女從商的典型例子。這眠傾,便是這長安名人——方十三娘。至於長安百姓給方眠傾歸類的幾點特質如下:

一,顏美而體嬌,傳說為長安第一美人,此人一出,曾引無數郎君盡折腰。

二,嗜錢如命,被方家排擠後一手創辦了沉香閣,以其精明的頭腦將生意料理的風生水起。

三,酷愛弄香,以侍弄花草為樂,天生對香料敏感,所配香料無人能及。

三月,長安東市有一家最大的茶館醉仙居的說書人提起方眠傾是一句一搖頭,三句一歎惋:方家十三娘於成親當日得知新郎落跑之後,親手撕裂血紅色嫁衣,起誓終生不嫁,除非能有一人將整座鳳鳴山頭買下贈她……而直至今日,十三娘仍未等到那個送她山頭的人。這一年年虛耗,竟成了雙十年紀的大齡姝子。

坐於茶館內東北角的蘇流觴饒有興致地聽說書人唾沫橫飛,右手執起茶盞輕呷一口,左手有一下沒一下地彈弄桌角,似在享受,又在沉思,全然不顧旁人的橫眉冷對。他看起來十六七歲模樣,一身青綠稠衣,頭發以碧玉簪束起,臉如桃杏,姿態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身上一股不同於蘭麝的木頭的香味。

“真真是個有趣的娘子。”他唇角上勾,即刻放下茶盞,結帳起身朝外翩然走去。風吹衣袂飄,端的是長身玉立,氣質非凡。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圍觀指指點點,道長安城內何時來了這號人物?

方府。

後院內,方眠傾一身月白襦裙裙滿麵塵土,長袖上撩,左手執鋤、右手執壺於地裏忙做一團。且看這後院,蔥蘢翠綠,長藤爬院,萬紫千紅,酡顏醉色,夭夭灼灼,奇珍異草,競相爭豔。綠的長藤倚牆生,粉的牡丹院中開,紫的芍藥翠中點,白的茉莉撲鼻香……初入後院,便是這萬種顏色映眼簾,再是初春的青草香混雜著各色花香縈繞鼻尖。

“阿嚏!阿嚏!娘子,您又自己侍弄這些花花草草了,這真真折煞奴了。”一翠衣丫鬟雙環髻,十四歲模樣,稚嫩的臉龐眼波流轉,生得是嬌俏可人。她長袖掩鼻,不住地打噴嚏,當看到方眠傾這副形容時,麵皮一抖,心道府裏又有人將要慘遭“毒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