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能聽到一些領導說“執行不到位,關鍵是執行力”之類的話,也能見到不少企業在成本控製上絞盡腦汁,抑製分公司一把手利用“小金庫”恣意揮霍,其實,一個國家的治理也是一樣。如果地方反貪部門歸當地政府管理,而非作為獨立的第三方直接報告給中央,那麼,在眾多一把手控製下,怎麼可能反他們的腐?製度不給力,怎麼執行?

當然,話又說回來,製度建立後,沒有嚴刑峻法的真正落實,那它就是一紙空文。假設一個極端情景:哪天政府忽然說,貪汙一經查實,抓一個槍斃一個!有誰還敢肆無忌憚大搞貪腐呢?

有研究人士建言,不妨學學美國和新西蘭等國家,著力建立健全“預算法案”,預算必須做細,計劃中的每一項開支需全部列明,可能最後長達幾百頁,但也要寫進去。之後每季度或半年,組織人力,將各地的財政支出嚴格地與預算一條一條地核對,發現問題,立即問責。如此堅持下去,這項製度必將逐步變成清廉的文化而保持下來。

在企業上市前,都有一個盡職調查的環節。其實每一家企業都應進行盡職調查,真正下決心查下去,所謂黑幕深水什麼的,將難覓藏身之處。例如,商業銀行屬於高負債行業,幾乎所有的錢都來自於客戶,所以,高誠信成為經營管理中超越其他一切的最高準則,越來越受到重視。眾多銀行紛紛在製度中規定了管理的紅線,設立合規、內審、法務等眾多部門進行內部製約,再加上外部監管機構的監督,才形成了今天具有行業特色的製度與文化基礎。

再一次我要說,製度不是對什麼都要嚴格管理。甚至從一開始,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事無巨細什麼都管的局麵。其宗旨是創造出一種適合企業的文化,充分發揮員工活力和創造力。

到這裏,文化的大話題讓我們小聊了一通,簡要地涉及文化是什麼、文化的作用、產生文化的動力來源、製度與文化的關係以及如何建立文化等方麵的內容。希望能給廣大朋友帶來一些新的思維與方法。

團隊是企業的細胞,製度往往是通過最高決策層下決心後自上而下的推動開始的,又隨著基層員工在實踐中的探索和創新而不斷優化,逐步生成與完善的。在這樣一個互動反複的過程中,思想的光芒一次次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文化沒有最好,隻有最適合,它可能永遠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答案或固定的模式可被直接複製。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百花齊放殊途同歸的效果:我們看到了美國西部牛仔的自由文化,也看到了德國傳統嚴謹的日耳曼文化;我們見識了蘋果公司的創意文化,也目睹了高盛銀行內部的競爭文化。這些國家和企業的共同點,就是洞悉了文化的本質,通過打造適合內部並順應時代的製度,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競爭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會有一刻停歇。宏觀上,時代賦予了每一個企業相同的發展機遇,但把握這個機遇,則需要企業真正掌握行業本質,以先進的製度為基石,以與製度邊界相配套的嚴格監督為推手,以逐漸形成的文化為燃料,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前提條件。

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了知識的爆炸式增長。與20世紀80年代相比,人們更聰明了,我們的眼界變得更開闊了。各行業新知識的整合推開了人類新一輪技術革命的窗戶,也催生了越來越多新的產業。信息已經如黃金一般,成為了新時代的“貨幣”。在今天,誰能更善於通過學習,掌握行業本質,運用新的思維和手段去理解並開發市場,形成自己的強大文化,誰便能有更大的機會開創新的商業模式,由“小企”發展成“大企”,由“大企”升級為“強企”,並從此走上充滿生機的健康發展之路。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這個激動人心的美景而奉獻自己這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