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國國王"薛西斯一世"統率五十萬大軍(號稱500萬之眾)、戰艦千餘艘,大舉進攻希臘。並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不可一世的薛西斯一世向希臘各城邦發出勸降書,希望小邦們不戰自降。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斯巴達城。
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斯巴達人"當男孩降生時,像所有斯巴達人一樣,他將受到檢查,如果他瘦小,柔弱,多病,畸形。他將被遺棄!
從他能夠站立的那刻起,他就將接受戰爭的洗禮。被灌輸的思想是永遠不撤退,永遠不投降.為了斯巴達王國戰死沙場!是他一生的最高榮譽。在七歲的時候,按照斯巴達的慣例,男孩將被從他母親身邊帶走投入無間煉獄之中。經過各種打鬥以及斯巴達軍隊的洗禮養育出這個世界上最出色的戰士!
迫使男孩去戰鬥去生存甚至去殺戮!投放到野外與大自然和野獸鬥爭,用他們的才智和意誌與狂暴的自然鬥爭。野外曆練結束,他將作為一個真正的斯巴達人回到他的人民之中.列奧尼達斯完成了他的曆練成為了斯巴達人的國王!
波斯人的到來激起了斯巴達人戰鬥的欲望,但是斯巴達法律中有一條律法:“斯巴達軍隊出征必須獲得監督官,守護古老眾神的牧師們的祝福.”在與牧師訴說之前,列奧尼達斯給了牧師們滿滿一袋子金幣來賄賂這些牧師們,但是就這樣牧師們用一種邪惡的法術把斯巴達最年輕漂亮的女孩迷魂,說出神諭不許出征,列奧尼達斯失望之極,但是離開的腳步更加堅定。列奧尼達斯對這些牧師的評價就是:“華而不實,一文不值,滿言穢語,臭氣彌漫,墜落之極。”當列奧尼達斯離開後才知道牧師們已經被波斯人的金幣所收買了,列奧尼達斯帶著自己的300貼身侍衛出征了,留下了斯巴達軍隊留守,300勇士劍指北方!而斯巴達的女人卻說道:與你的盾牌一同凱旋或安息於上。勇士們不會沉溺於溫柔鄉,隻有勇猛與堅強才算的上一個真正的斯巴達人!隻有勇猛與堅強!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發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臘。為此,他精心準備了4年,動員了整個波斯帝國的軍力。參加遠征的士兵來自臣服波斯的46個國家,100多個民族。有穿著五光十色的長褂和鱗狀護身甲、攜帶短劍長矛的波斯人、米底亞人;有頭戴銅盔、手持亞麻盾牌和木棍的亞述人;有用弓箭和斧頭作為主要武器的帕提亞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長袍的印度人;有穿緊腰鬥篷,右肩掛著長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獅子皮、用紅白顏色身的埃塞俄比亞人,他們的武器是棕櫚樹製的弓、燧石做的箭頭和鑲羚羊狐狸皮;身穿鮮豔的紅鬥篷,手拿標槍和盾的色雷斯人;還有帽盔上裝飾牛耳、手執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軍隊的人員這樣龐雜,武器裝備又是這樣五花八門,使得這支大軍很像一次各族軍隊和軍備的大展覽。
公元前四百八十年春,波斯全軍齊集小亞撒爾迪斯,號稱500萬,實則30—50萬人左右,分海、陸兩路,向希臘進發。波斯大軍走到赫勒斯邦海峽(現在叫達達尼爾海峽),薛西斯下令架橋。大橋很快架設起來,是兩座索橋,埃及人和腓及尼人各造一座。橋剛修好,忽然狂風大作,把橋吹斷。薛西斯大為惱怒,不但殺掉了造橋的工匠,還命令把鐵索扔進海裏,說是要把大海鎖住。還命人用鞭子痛擊海水300下,懲戒大海阻止他前進的罪過。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見一斑。當然,橋最後還是造好了。不過由索橋變成了浮橋。工匠們把360艘戰船整齊排列,用粗大的繩索相連。船上用木板鋪出兩條路,一條走人,一條走騾馬。浮橋的兩邊又裝上欄杆,以免人馬墜入海中。這支波斯大軍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過海峽。有個親眼看到了這一切的當地人,驚恐地說:“宙斯啊,為什麼你變為一個波斯人的樣子,並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領著全人類來滅亡希臘呢?”麵對來勢洶洶的敵人,一向喜歡內部爭鬥的希臘各城邦組織了從未有過的聯合行動。30多個城邦組成了反波斯同盟,同盟軍總統帥由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擔任。渡過赫勒斯邦海峽後,波斯大軍迅速席卷了北希臘,七八月間來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該隘口是中希臘的“門戶”,依山傍海,關前有兩個硫磺溫泉,所以又叫“溫泉關”。關口極狹窄,僅能通過一輛戰車,是從希臘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這時希臘人正在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在希臘,奧林匹克高於一切,運動會期間是禁止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