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臉得意的陳英俊,天佑拍了下他的肩膀:“我們可幫了你的大忙,明天請吃飯吧。”
“沒問題。”陳英俊二話不說答應下來。
第二天,大一、大二的學生,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開始了澎湖觀光之旅。
澎湖島,又名馬公島,馬公之名,實際上是由“媽宮”兩字訛音而來,其最著名的景點,包括風櫃濤聲、鯨魚洞和望安玄武岩。
澎湖島北為白沙島,其間有一小嶼為中墩嶼,嶼的兩端因海峽砂磧形成淺灘。早在清代,當地居民就在這嶼兩端填出簡陋的石堤,退潮時人馬步行可過,漲潮時則被海水淹沒。向潮湖島的一端 ,稱為繼安橋,向白沙島的一端則叫永安橋。
在1936年,日本政府為軍事之需,改建二堤為永久橋梁,繼安橋改稱彌榮橋,永安橋改稱萬歲橋,現在已經被拓寬成雙車道。
天氣不錯,大家都逛得很盡興。
在回程的時候,天佑一行正走著,見前麵有很多學生聚了很多學生圍成一團。
“前麵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去看看吧。”梁靜興奮的拉著天語。
“我們也去看看吧。”楊過也向天佑說道。
天佑和楊過也跟了上去。
前麵,是一名輔導員正用英語在跟一名外國人說著什麼。
那名外國人看起來十分激動,比手劃腳的向輔導員表達自己的意思,但他說的不是英語,所以那名輔導員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這個老外在說什麼?”楊過向旁邊一名男生問道。
那名男生隨口答著:“不知道,剛才他突然過來和我們說了一大堆話,不過誰都聽不懂。”
雖然台灣外國人也很多,但大家對外語方麵,除了英語也就日語,韓語,這個外國人說什麼大家根本聽不懂。
那個輔導員也沒辦法,向周圍的學生問道:“有沒有同學懂法語的?”
法語?
外語係的人似乎都沒在這邊,懂法語的人可就難找了。
另一邊,陳英俊和楊睛睛也在。
陳英俊沒心情看這樣的熱鬧,向楊睛睛問道:“睛睛,要不我們先回酒店吧?”
楊睛睛皺眉:“可以嗎?萬一輔導員清點人數怎麼辦?”
為了防止學生走失,一般從景點出來,輔導員都會先清點一下人數,確認所有人都到了才會行動。
陳英俊搖頭:“不要緊,反正我們是回酒店,等大家到酒店的時候,我們再出來集合就行了。”
楊睛睛確實也想回去了,想了想,和陳英俊一起離開。
忽然,楊睛睛停下了腳步,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人群。
在那裏,一個年輕男子,牽著一名小女孩,走到那名法國人的麵前,正和那名法國人對話。
這名年輕男子,正是天佑,而小女孩則是素素。
看到天佑和法國人對話,陳英俊下巴差點掉下來。
“這家夥竟然會說法語?”
不隻陳英俊,梁靜和楊過也很意外。
甚至,連天語也非常驚訝。
那名法國人拉著天佑,往旁邊一個草坪走去。
天佑跟著過來,見一名三十來歲的法國婦人,正渾身抽搐,口吐白沫的躺在草坪上。
天佑一看,立即麵色微變。
癲癇,又不是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