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這兒,我就說下賈君鵬的傳奇故事。
1931年秋,9.18事件發生後,國民黨政府(史實是張學良)因不抵抗的政策而令日寇鐵蹄在四個月內踏遍了遼寧、吉林及黑龍江三省。
三省的淪陷令到當地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在吉林長白山下的撫鬆縣有一村莊叫賈家屯,坐落在四麵環山的一小盆地上。屯中隻有十五、六戶人家,村民有60人左右。
屯中民眾平時都以耕種、狩獵、釆參為生。
屯裏隻有一條二十多裏崎嶇山路與外界通行,山路兩邊多數是懸崖峭壁,路況十分危險,有好十多裏路狹小得隻能一人通過,而且這段小路立在懸崖之上,因為有些不大小心的民眾在這摔死,所以這段山路被當地人尊稱之為“閻王道”!
因為太過於封閉,吉林淪陷差不多一年了,日偽軍們還沒有對賈家屯進行過搜掠。而屯外麵的所發生的事,似乎並沒有對賈家屯造成太大的影響。屯民到也安康,賈家屯幾乎成了世外桃源之地。
離賈家屯十多裏的山上有十多人落草為寇做了打家劫舍的胡子(東北人對土匪稱為胡子)。胡子們偶爾會來賈家村搔擾。不過村民都有習武強身的習慣,所以胡子的幾次搔擾都給賈家屯的村民打了回去。
自從東三省淪陷後胡子們再也沒進犯過賈家屯。
習武之人中,賈君鵬叔父因武藝高強,手中獵杈耍起來可以說是潑水不進。因仗義助人,又好打不平,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被人尊稱為賈二爺,真名賈尚武反而沒什麼人叫了。
近幾個月來,賈二爺經常神神秘秘地單獨出屯。還常和屯裏的幾個兄弟聚在一起嘀咕著什麼。
有幾次還把賈君鵬叫出屋外,不讓他聽,弄到賈君鵬鬱悶死了。但有一、兩次,賈君鵬還是隱約聽到賈二爺他們說什麼鬼子偽軍的。
賈君鵬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身材中等。雖不是星爺所說的型英帥靚正,卻也長得眉清目秀,剛陽正氣。兩條黑眉之下是一對黑不溜瞅的眼睛,裏麵透著一股剛強、俠義之氣。
賈君鵬的父親是位遺清的窮秀才名叫賈尚文。
賈尚文在村中開設私塾以教書為生,除了幾句“之乎者也”外,便不會勞作及守獵。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古人所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放在賈父身上也不為過。但賈父為人光明磊落,仗義疏財,時常周濟比還他窮困的人。
因長期患病,以至身體虛弱,他教書所得沒夠買藥治病。所以經常入不敷出。有時還得他二弟賈二爺接濟。
賈父時常與村外的人常有來往,對外麵所發生的事也頗為關心。
賈母在家中相夫教子,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過著簡單極至的農婦生活。賈尚文一家倒也有些許安樂幸福之感!
賈君鵬在六,七歲時身子比較孱弱,賈二爺見之,便教其武藝以強身健體。名師出高徒,六、七年間賈君鵬在賈二爺的嚴格訓練下,武藝突飛猛進,把手上那把鐵叉舞動得出神入化,尤其那飛叉瞄哪中哪,利害非常,打起架來三、五成人也不是其對手。
賈二爺常帶上賈君鵬一起進山狩獵,令賈君鵬學會不少野外生存的技巧。
每年秋後,屯中青壯的成年男子都在大雪沒封山之前帶上幾日幹糧,三五結群地上山狩獵,采參。一來有些食物過冬,二來獵物的毛皮可以造衣防寒,也可以去鎮上換得幾個錢幫補家用。
今年也不例外,秋收過後。賈二爺約了三五人,帶了大約十天的幹糧上了長白山狩獵。
因路途遙遠,恐怕得花十天八天時間,而且山中有虎狼出沒,太過於危險,所以賈二爺並沒帶上賈君鵬。令賈君鵬生了一整天的氣,無事可做他於是約了平時要好的夥伴,到屋後的山腳下捉山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