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的YPO(青年總裁會)上,一個總裁在發言時說:“我最佩服王石的是他敢讓人拍3年,如果有人拍我3年,我會瘋掉。”
從2008年開始,我們跟拍王石至今。
緣起是萬科希望記錄王石2008年到2010年的環保之路,然後形成紀錄片,為世博會上的萬科館提供素材。
這3年,我們用“貼身觀察”的方式,用鏡頭見證了王石從企業到生活幾乎所有重要的事件。紀錄片特有的質疑和審視,更讓王石幾乎透明起來。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疲於應付過載的信息,不斷地接收,偶爾的傳遞,已經無暇分辨真假。
這或許是紀錄片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那些真實的鏡頭,總是直接呈現了無可辯駁的事實。
本書中所有資料均來自第一現場的真實故事。
這其中包括登珠峰、飛滑翔、競帆船等生活場景,也包括了拐點論、捐款門、遊學哈佛等企業事件。3年中,我們積累了10萬分鍾的影像素材,800萬字的視頻文字場記。經過吳曉波團隊共同整理、彙集成此2冊。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以王石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家們正在創造著一段史無前例的中國曆史,這裏有激動人心的變革與成績,也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和責任。
而時代紀錄這間公司的責任就是記錄下他們的努力,他們所創造的先導價值,通過紀錄片,希望可以在一個盡可能長的時間裏贏得尊重的掌聲,傳遞一些鼓舞人心的力量。
紀錄片的其中一個魅力就在於,時間是你的朋友。那些看似枯燥的每天重複的努力,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會出現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光芒。
雖然遺忘是最終的必然,但至少這些光芒為後來者照亮著前行的方向。
我們都會成為曆史,尊重曆史就是尊重自己。
附:
得以形成本書,是因為我們幸運地遇見了王石與萬科。
首先要感恩王石先生給予我們的機遇和對我們的容忍。也感謝萬科用毫不幹預的姿態尊重了我們的獨立創作。
經過了那些紀錄片特有的質疑和審視,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是因此而更加尊重萬科,尊敬王石。特別感謝周慧點燃這個夢想。
時代紀錄的團隊為此付出了持久的努力,感謝每一位同仁:
劉琛琛、王莉穎、周姍姍、宗海燕、彭詩柳、李雪嬌、邱緯、嶽泓伶、馬藝琿、林宜鋒、趙雲峰、李琛、曹雄、董娟、魯宥鬆、黃金正、汪丹丹、關淑琴。
特別需要感謝的是:周宇鳴、葉小舟、馮軻、戴大為。
同時參與支持的還有:陳遠福、王群、符曼芳、邵山平、李娟瓊、陳曉、萬貞瑤、李詩遙、徐小培、袁華鈺、周玉潔、楊晨青、王雅婷、葉誌明、畢寧、李甜、謝宇、朱思凡、葉慧芳、孫威、傅少欽、陳涵、郭累、黃凱舟、羅升超、牟夏、郭文曦、宋巧靈、李德成、何遙、韓雷、馮沙沙、房津竹、董慧、譚振中、武剛、餘英、冼宗寧、許豔麗、袁媛、陳輝、吳婧、楊舒然、彭丹、董靜、加依娜、梁鼎、薑豔紅、謝廣坤、李璞、鄧國邦、黃麗祥、宋巧靈、包兆磊、黃凱舟、梁歡、劉曉清、趙亞東、劉景龍、劉波。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麵,這力量叫“堅持”。
感謝每一位為紀錄片堅持的同行人。
2012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