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朝三十九年七月,女真來犯,定國公趙玉山攜次子趙庭出征擊退女真。
臘月初七這天,齊帝在太和殿召見文武百官,封賞趙玉山父子。
退朝後,齊帝為顯恩寵,召了趙玉山到內殿談話。
“皇上,老臣已年邁,回來這一路上不知怎麼的,總想起當年跟著太祖打天下的日子”趙玉山端著茶杯輕搖著頭,隨後抿了一口。
“趙老為我齊家守衛疆土,朕實在是感激不盡啊”齊帝對這位叔父一般的老臣,內心是充滿敬意的。
“可能是人老啦,最近總是擔心將來到地底下無言見太祖和我趙家先祖”說完趙玉山歎了口氣。
“趙老這是怎麼啦不妨和朕說說?”齊帝神色複雜的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趙玉山。
隻見趙玉山撩起官袍跪在殿下,朗聲道:“老臣鬥膽向皇上求一道賜婚聖旨,小兒趙庭今年二十二歲還未娶妻,他心中傾慕六公主已久,懇請皇上成全!”說完鄭重的磕了個頭。
齊帝額角一跳,這六公主永寧今年十九,性子聰慧活潑,是他一眾孩兒中最受寵愛的了,早在該嫁人的年紀他就讓皇後張羅,可惜京中家世品行好的男子齊帝統統看不上眼,又舍不得公主遠嫁,這樣左挑右選的就給耽擱了,雖說是該嫁人的年紀了,可是趙家次子,是齊帝壓根沒想過的人……
看著殿下跪著的定國公,齊帝拒絕的話一時也說不出口。三十九年前鏢師出身的趙玉山跟著祖父從南到北打了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場仗,推翻了苛政的前朝,太祖登基後便在京中安家開鏢局,後來齊帝的父親登基為王,齊高祖時,藩鎮割據日益嚴重,朝中無人可用,齊高祖逼不得已隻能請趙玉山出山,帶兵收回東南西南兩個藩鎮,西南王狡詐陰險,在西南昆明一戰中,趙玉山長子中伏身亡,年僅十五……
想至此齊帝不免心中愧疚,又想到早上見到的趙庭,生得一表人才,這次出征也是立了軍功的,便道:“若六公主願意,朕,就允了,你先回去吧。”
“謝主隆恩!”趙玉山又磕了個頭,齊帝手一揮,內監便攙著趙玉山出去了。
齊帝有些後悔了,可惜話說出口收不回,看著趙玉山步履蹣跚的背影,隻是歎了口氣,還是先和皇後商量著怎麼跟公主提起這件事吧。
齊帝到坤寧宮時,六公主永寧正在陪皇後用膳,內監高和皇上駕到,兩人行禮後一同伺候齊帝用膳。六公主永寧看著齊帝心不在焉的吃著東西,便開口問:“父皇可是有什麼煩心事?”齊帝心中動容,永寧從小願意與他親近,不似其他兒女般嬌貴,騎射下棋更是學得比皇子們還好,心思也比男孩們細膩,齊帝就更喜愛她了。齊帝拉過永寧的手,依永寧的性子,還是直接告訴她定國公為次子求婚的事吧。
永寧聽完後臉上微微泛紅,倒是少有的女兒家的嬌羞。皇後打趣道:“哎喲咱們永寧這是臉紅了?”永寧嬌嬌的叫了一聲:“母後……”皇後和齊帝互看一眼,隨後用帕子捂著嘴笑了。永寧深吸口氣,對齊帝說:“父皇,論情義,定國公為我朝出生入死,這樣的請求也是清理之中;論道理,定國公此次立下軍功,論功行賞為其子求娶公主也不算過分,父皇莫要為難了,女兒願意。”
齊帝聽完心中不是滋味,當下不願見到永寧,便叫她去和自己的生母貞妃商量商量,打發她走了。
“皇上,永寧她雖是您最寵愛的孩子,可是姑娘家,終究是要嫁人的”,皇後輕聲勸慰著齊帝,“臣妾當然知道您對永寧有千萬般不舍,可我撫養公主成人,又何嚐不是呢”
永寧走出坤寧宮,眼裏有藏不住的笑意,心想這趙家老二好心計,打仗立功,讓自己的老爹給他求娶公主,父皇隻怕是拒絕不了的,於是便吩咐身邊的侍女芝蘭:“去告訴太子,申時我去文華殿找他,告訴他,撐著傘少走一點,戴帽站船上。”芝蘭呆呆問道:“公主,這是什麼意思啊?”永寧笑罵一句:“叫去就去,怎麼我還使喚不動你了?”說著就笑著走向她母妃的住所鍾粹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