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史記》有雲:
戰亂紛爭,民不聊生;
軒轅帝出,誰與爭鋒;
天下一統,皇朝霸主。
軒轅氣絕,南楚北蕭,
天下分合,太平史起。
幾百年前的這片大陸上,除去軒轅國之外,各個小國因為土地占領和資源掠奪而戰爭不斷,到處戰俘遍野,百姓根本無法安居樂業,經濟蕭條,民不聊生,一片怨聲載道。
正當那時,國內出現了一代英主——軒轅狄,他即位後力挽狂瀾,先是外爭主權,後內除國賊。以雷霆之勢鎮壓住了國內那些有反叛之心的亂臣賊子,將本要被其他國家吞並進而處在風雨飄搖時期的軒轅國迅速發展壯大,開始逐漸向外圍擴展自己的領土和勢力。
而後軒轅狄先是統一了北部的各方勢力,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統一了南方的各個小國。最終在他剛剛而立之年便統一了這片大陸,建立了軒轅皇朝。軒轅狄之名更是響徹整片大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百姓們將他視為神袛來膜拜。史稱其為——軒轅帝。
軒轅皇朝建立之後,軒轅狄對內長期勵精圖治,並且主張讓國家修養聲息。為了讓原本不同國家的百姓能夠放下芥蒂,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成為軒轅皇朝真正意義上的子民,軒轅狄開始頒布各項政策,減輕賦稅,撫農重商,並開始著手統一度量衡。
經過長久的努力,軒轅皇朝內外逐漸穩固,如銅牆鐵壁一般。之後雖然也有幾股勢力不怕死的來侵犯,但都被軒轅狄不費吹灰之力給剿滅了,並對起事之人給予了嚴懲,以儆效尤。
百年來,這片大陸在一代代的軒轅帝的治理下,逐漸發展壯大,但與此同時,其他的地方勢力也在發展、強盛,開始慢慢有了不臣之心。
軒轅皇朝237年,經過了兩百多年的發展之後,軒轅皇朝內外的隱患越來越多,安靜了許久的各方勢力紛紛開始蠢蠢欲動,到了皇朝第十代帝王——軒轅政,軒轅皇朝早已內憂外患,可謂前有狼後有虎。
但是末帝軒轅政不僅不思進取,沒有認識到眼前的危機,而且還依舊夜夜笙歌,後宮佳麗無數。為了博美人一笑,甚至亂砍亂殺,視人命如草芥。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可謂是苦不堪言。
此時,最有實力的兩大世家——南方的楚氏,北部的蕭氏世家打著清君側之名很快便將偌大的軒轅皇朝一分為二,分別建立了楚氏王朝和蕭氏王朝。還有一些小國根據形勢紛紛依附於這兩個大國,以謀求生存。而軒轅政被活捉後斬殺於皇朝帝宮,後宮所有佳麗和侍人全部被叛軍屠殺,叛軍放火燒了這座巍峨的宮殿,大火一連燒了三天三夜,可謂是片甲不留。
曾經無堅不摧的軒轅皇朝已化作煙塵消失在這茫茫的天際之中,自此軒轅皇朝從這個大路上徹底消失,隻留做了曆史的塵埃和後人不斷的猜想與唏噓。
但兩百多年前的軒轅帝的大名依然被作為神話傳頌,盡管如此,但人們卻不得不歎息一聲,朝代更替是如此的殘酷,血流成河,頃刻間便已經改朝換代。
輕輕合上手中的書,蘇傾筠不禁陷入了沉思。史書中的寥寥數筆,掩蓋了戰爭的殘酷帶來的血流成河和百姓的流離失所,但人的記憶是永久留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