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尾聲(1 / 1)

(尾聲)

三十六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回到公元2013年。

如今艾冰已養成了一個習慣,隻要一打開電腦,鏈接上互聯網,首先要搜索一下關於阿拉溝的消息。

最近她從網上獲知,南疆鐵路正在修一條複線,叫吐庫二線,以後從吐魯番到庫爾勒,不再經和靜到焉耆,而是經和碩到焉耆,這意味著以後列車不再走阿拉溝了,阿拉溝又將恢複千古的寧靜。

網上還說,吐庫複線是雙線電氣化鐵路,比阿拉溝舊線縮短122公裏,時速每小時160公裏,行駛時間比舊線少七個小時,南疆人民的幸福指數又提速了。

網上還說,這條複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是全長22.467公裏的中天山隧道,目前已掘進了21公裏,還剩下最後1公裏,也是最難啃的1公裏。計劃2013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14年通車。

網上還說,現在隧道施工再也不像鐵道兵時代那樣用人海戰術,而是用TBM,即隧道掘進機,這種大型施工機械集鑽、掘進、支護於一體,電子信息遙測遙控,不但提高工作效率,還不容易發生傷亡事故。

網上還說,在阿拉溝口修建了一座攔河大壩,竣工後水庫將淹沒原師部所在地和東風廠等軍工廠。

網上還說,這幾年有不少老鐵道兵戰士、軍工廠工人及他們的子弟從祖國各地紛紛回到曾生活工作過的阿拉溝,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都有。他們都隻有一個目的,去尋找歡樂的家園,尋找青春的足跡,看望久別的戰友,重拾少年的笑聲,重聽久違的牧笛。甚至有人將一些照片和視頻上傳到了互聯網,隻見昔日熱火朝天歡聲笑語的阿拉溝,如今已變得人煙罕至遍地廢墟。唯有阿拉溝河水,仍在靜靜地流淌。還有鐵五師那幾座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紀念碑仍挺著威武不屈的身姿,傲立於群山之中;一座座墳塋裏的英魂,仍在默默堅守著南疆鐵路,灑下他們汗水和生命的南疆鐵路。

……

艾冰獲悉的信息越多,她越坐不住了,心想,一旦複線通車,舊線將停止運行,阿拉溝的烈士們再也聽不到火車的轟鳴,乘客們再也見不到一座座破敗孤寂的墳塋。不知道烈士的親人們有沒有去看過他們,說不定已經將這些烈士遺忘了。如果阿拉溝不再通車,有誰還記得那裏靜臥著鐵五師一百多位英魂。

艾冰做出一個決定,在複線通車之前,帶上羅平安的老照片,一起再去坐一趟老線列車,重遊一回阿拉溝,重穿越一次奎先隧道,去看看南疆線最美麗的風景,去陪陪長眠在天山腳下的年輕戰友。

“咱們再不回去看看,永遠都沒機會了。”艾冰對老照片上的羅平安說。她已經等不及了,恨不得明天就出發。

(第一部完)

此作獻給為新中國的鐵路建設貢獻青春與熱血的鐵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