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1 / 1)

坦白講,我猶豫過是否應該找一些所謂的“名人”來代我完成這樣的一篇序言,出於宣傳的需要,或是對自己不夠自信的緣故。但無論如何,自己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直到最近,我才看淡了一些事情,作家的功用不是為別人寫序言的,更何況,我所欣賞的那些作家,大多都有自己微不足道的原則,也未見他們為別人寫過序,即使這樣的一個舉手之勞,可能會他們帶來不菲的經濟收益。他們最終還是沒有這樣做,這也是我始終對他們未曾失去信心的地方。我也始終相信,中國的當代文學,依然有閃光的那一刻。

我覺得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可能都更希望作者自己可以為這本書說些什麼,或者解釋些什麼,比起那些可能飽含著吹捧性質的“言語”,讀者可能更希望作者能夠和讀者親自交流一番。

但是,關於這本書,我無法和讀者說太多。這並非是矯情,也不是為了營造一種神秘的氛圍。而純粹是因為,我不知道就這本書的內容該和讀者探討些什麼。列位看過這本書,可能會覺得好,也可能會覺得不好。當你們稱讚這本書寫得好的時候,我並不會為此感到太高興;同樣的道理,當你們說這本書如何如何不好的時候,我也不會為此感到過分的沮喪。這和自高自大、心靜如水這些東西沒有關係,而是在我進行第二稿修改的時候,又一次看完了我所寫的這本書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已經不像當初剛完成的時候感到那樣熱烈和濃鬱了。

當初剛完成這本書稿,還不知道它會麵臨怎樣的命運的時候,我想過很多關於它的事情。在教室裏想,在寢室裏想,在餐廳裏想,甚至走在路上也在想。而今,距離這本書的完成,距離為這本書畫上最後一個標點符號已經有了快一年的時間,我已經快要感覺不到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那點微不足道的信心和快感了。

某種程度上,這並非是一件壞事,至少說明了我已經不會為取得一丁點的成就而感到沾沾自喜了。現在的我也承認,這本書有太多明顯的缺陷和不足,無論是寫作筆法和書稿框架,還是關於內容,這本書都有讀者為之痛罵兩句、為之吐槽兩句的理由。甚至有些讀者在隨手翻翻這本書的內容時候,會質疑這本書存在的價值。

讀者可以質疑它存在的價值,我卻不能夠做到這一點。它畢竟是我在無數個日日夜夜奮鬥以後的結果和見證。回想起來,當初這本書遭受到了一些自認為不公正的待遇,我還差點將書稿一把火燒掉,差點將電腦裏保存著的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刪除掉。如今,我為自己那一片刻的理智感到慶幸。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但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本。既然是第一本書,那麼就注定了它肯定不是我自認為最成熟的作品(雖然我暫時沒有選擇的餘地),也不是我最為滿意的一本。但毫無疑問,它肯定是我最充滿熱情,最真誠的文字的結晶了。如今,甚至包含以後的創作,我都會因為自身的成熟,對作品有很多考慮的部分,這將是向殘酷現實的部分妥協。但是這本書,我已經做到了盡可能不向現實妥協,也說出了我在19歲,乃至20歲的時候,所能告訴人們的全部了。

最後,序言的功能還是要感謝一些人的。但我的感謝全然出自我的真誠,而沒有一點點的偽作。相信和我一起走過這段曆程的,或者生活中了解我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感謝為這本書努力過,貢獻過自己能力和智慧的人。你們每一個人我都記在心裏。

感謝那些默默地期盼著這部書稿可以以書的形式呈現在他們麵前的人。

感謝那些像苦行僧一樣的,守候在某個角落,等待著陽光可以照耀在他們身上的人。我所做的這一切,除了為了我自己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幾乎都是為了你們。

感謝我生命中遇到過的那些人,無論是幫過我的,還是讓我變得更加堅強的人,我都感謝你們。

感謝謝衛英老師,祝你在那個世界過得安好。

感謝我的家人。

祁宏福

201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