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剛蒙蒙亮,趙子喬被背著一把柴刀進山了,既然要抓石蛙,純靠手抓,那基本上屬於瞎貓碰死耗子,唯有使用工具,才能將產量提升到最大。
趙子喬他們村子後麵的山上生長一片片的竹林,以前小時候買不起釣竿,村子裏的孩子就會上山砍竹子,用竹子製作的釣竿,韌性好,比起市麵上的普通釣竿也差不到什麼地方去。
進了山,趙子喬在竹林間兜兜轉轉,但絕大多數的竹子都是碗口粗細的,根本用不了,稍微小點的,也是嬰兒手臂粗細的,用倒是能用,但是趙子喬這個體格,駕馭不起來。
在竹林間轉悠半個小時,趙子喬終於找到了一叢適合製作釣竿的竹子,二指粗細的竹子,越往上長,竹桶越細,而且竹子也直,簡直就是標準的理想物件。
找到合適的竹子,趙子喬揮動柴刀唰唰的砍了三四根,剔除竹子身上的竹枝後,用砍掉的竹枝編成幾個環套在竹子上,把竹子往身上一扛,腳步輕快的往山下走去。
趙子喬下山之後,直接回了自己家,從家中翻出沉寂多年的魚線,然後升起一堆火,拿著竹子在火上烤,他這麼做,一是為了將竹子裏多餘的水分給弄出去,另一方麵是將竹子某些有些長歪的竹節給板正,讓整根釣竿看起來舒服些。
做完這些,已經是一小時以後了,趙子喬看著地上四根青中帶黑的釣竿,有些滿意的點了點頭,把魚線往竹竿上一綁,一根釣竿算是齊活了。
有釣竿,自然需要一個袋子裝釣到的東西,這個自然也難不倒他,小時候為了去釣青蛙,這種配備的用具,全部都是自己手工製作的。
不過他家缺少材料,趙子喬隻能往他大姑家跑一趟,趙雲芳見趙子喬回來,問了他去幹什麼後,立馬催促他去吃飯。
趙子喬這才想起來,他到現在還沒有吃早飯,笑著應下來,又對趙雲芳說了想要一些鐵絲和大塑料袋子的想法,趙雲芳一聽趙子喬說的,立馬明白他是想要做裝蛤蟆的袋子,她讓趙子喬去吃飯,剩下的材料,她去給他找。
趙子喬謝過趙雲芳,立馬到屋裏吃飯去了,趙子喬一吃完飯,就看到趙雲芳已經把材料給準備好了。
趙子喬也不耽誤,拿著粗的鐵絲比照著裝飼料的大塑料袋子彎成一個圓形,然後兩頭留出一截用於做握柄的鐵絲。一個框架弄好之後,他將大塑料袋子的邊翻到鐵絲上麵,然後用細的鐵絲紮破塑料袋子,一圈一圈的纏繞起來,沒過多久,一個作風粗獷的袋子就完成了,不過趙子喬覺得用鐵絲纏繞的手柄有些硌手,又去找來一些沒用的廢布,把手柄纏繞了好幾圈。
用力捏了捏手柄,趙子喬拿著做好的袋子,試著演示了下釣到蛤蟆,他抬手接的動作,感覺還可以。
裝備完善了,趙子喬又扛著鋤頭往不遠處的荒地走去,要想釣石蛙,蚯蚓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按照科學的說法來講,蛤蟆這類的動物視力很差,而且隻會去找運動的物體吃,哪怕是拿塊石頭有規律的在它麵前晃動,它都能上去啃一口。不過,趙子喬還是喜歡用蚯蚓,一是簡單,二來也是找不到其它能夠代替的動植物了。
在荒地裏,幾鋤頭下去,便有蚯蚓暴露在空氣中放肆的彈跳起來,趙子喬挑了一兩條大一點的撿起來放帶來的玻璃瓶子裏,如果隻是去釣青蛙,剛才挖出來的蚯蚓都合適,畢竟青蛙再大,也大不到什麼地方去,可他要去釣的是上級別的石蛙,蚯蚓太小的話,串起來根本不夠它們咬的。
對於那種能夠上斤數的石蛙,最好是找那種小拇指粗細的蚯蚓,一條能夠抵得上一堆!雖然那種大蚯蚓,看著很惡心,不過對於從小就接觸這些東西的趙子喬來說,那也不算回事。
翻了好幾個地方,趙子喬終於在一個垃圾堆底下挖到兩條大個的蚯蚓,把那兩條蚯蚓扔進玻璃瓶中後,趙子喬原本想把先前挖到的蚯蚓給放了的,不過他想了一下後,便全部帶著回家了。
把蚯蚓穿到魚線上,趙子喬試著用釣竿把餌料給拋出去,蚯蚓餌料在魚線輕點的作用下,感覺很有手感,趙子喬卻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他看到因為餌料的原因,釣竿最頂端的部位,微微彎曲又彈回,按道理來說,這種彈性形變是最省力的狀態,如果你要拿著這釣竿去釣一整天的話,它能夠幫你節省不少的力氣。不過趙子喬要釣的不是那種最多重幾兩的青蛙,而是上斤或者幾斤重的石蛙,這根釣竿頂端位置,明顯是承受不了那種重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