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展露頭角(1 / 2)

得知武落蘅搬回了香水榭,李隆基暗自生氣,他因為她的逃避而傷心不已,加上近日南方各郡接連受災,彈劾工部尚書督辦不利的折子是一個接一個,鬧得他更是怒氣難消,此刻正在貞觀殿上,大發脾氣。

“姚相,你看看,這些都是彈劾你和工部尚書的折子,你讓朕怎麼麵對朝中百官?”李隆基隨手將折子扔了下去,任由姚崇撿拾查看。

姚崇翻看幾個後,大驚失色的跪在地上,連喊冤枉,“陛下,此次南方各郡連日降雨以形成洪災,臣與工部特意前去視察,各處堤壩卻有損毀,但細查才知是因為各郡修繕堤壩之費用被兵部挪走大半,用來築造兵營及防水渠,導致堤壩錢料不夠無法抵擋。”

姚崇的一連串話說完,蘇盛已將奏折送到李隆基麵前,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錢料去處和各郡郡守簽字確認的印記。

李隆基眉頭緊鎖,稍有緩和的說道:“立壩修堤之事本是工部職責所在,不管是哪一方都不能從中幹預,出了事自然是工部要承擔,縱使兵部有越界之嫌,工部也可上書呈表呀。”

姚崇解釋道:“陛下,我大唐自開國以來,各郡歸門下省管理,但兵部及各節度使均歸中書省管理,門下省工部員外郎怎能管的了節度使呢?”

這些李隆基自然是知道的,隻是一時心急忘了裏麵的門道,若是有節度使的調令,郡守和工部都是不能過問和阻止的,他歎了口氣,擺擺手說道:“罷了,這些朕都可以暫且不提,你們擬個方案,先下抗災要緊。”

姚崇堅定的說:“陛下放心,我等已有對策,再斟酌一二便可實行,到時臣親自督辦決不會再出差錯。”

從貞觀殿出來後,李隆基深感疲憊,便帶著蘇盛隨意走在禦花園中,花紅柳綠,閑庭信步,稍感舒暢,突然聽到前麵不遠處一陣騷動,似乎有人正在嬉戲便聞聲靠近,原來是大皇子李瑛正帶著一群宮女力士在千葉湖邊逗趕水鴨。

“快,快,給我把它們趕過來。”李瑛大叫著,手裏拿著石子向鴨群擲了過去,鴨子四分逃散,力士們又拿著長杆給趕了回來,周而複始。

李隆基有些惱火,蘇盛察言觀色早已看出,便高聲嗬斥道:“都幹什麼,亂亂哄哄的沒個規矩。”

眾人見李隆基站在不遠處,都嚇得跪在地上頭也不敢抬一下,李瑛則忐忑不安的走上前,唯唯諾諾的行禮道:“兒臣給父皇請安。”

李隆基對李瑛一向厭煩,可是奈何他是自己的長子,又是現在唯一長成的皇子,就算再不喜歡也多少要要求一番,“你不在學上,跑到這裏做什麼?”

“今日早課上完,母妃說有新鮮果子要給我嚐,叫我一起在內宮用膳。”李瑛已經是六七歲的孩子了,說起話來還含糊不清。

李隆基疑惑的問:“什麼果子?”

“說是南邊送進來的甘澤。”李瑛嚇得舌頭已經打結,硬生生把甘蔗說成了甘澤,李隆基也不願多問,便對蘇盛說道:“派人跟麗妃和弘文館說一聲,以後要嚴加管教,斷不可讓他任意胡為。”

很快這句話便傳到了麗妃的耳朵裏,她細細問了一遍事情的經過,不解的說:“不過是打了幾隻鴨子,有什麼的,也讓陛下如此生氣?”

皇甫裕婉比她早一點知道這個消息,於是先把麗妃請到自己殿中,說是要商量周歲宴的事情,待傳話的人說完,便理所當然的說:“恭喜姐姐呀,這可是好兆頭。”

趙麗嬌更是一臉茫然,還要皇甫裕婉細細分析才能明白,“姐姐你想,陛下之前對大皇子是不聞不問的態度,這也說明他不對大皇子給予希望,現在那位的兒子死了,陛下自然要把希望放回大皇子的身上了,這還不是好事嗎?”

趙麗嬌一聽馬上樂開了花,再三確認的問道:“你是說,陛下有意栽培瑛兒?”

皇甫裕婉點點頭,殷勤的說道:“陛下現在開始注意瑛兒,隻要那一位不再得寵,太子之位不就是瑛兒的囊中之物嗎?”

趙麗嬌早已經想入非非,不過很快她便擔憂的說道:“可是我孤苦伶仃,朝中沒有人替我們母子說話,恐怕太子之位不會那麼好坐。”

皇甫裕婉靠在她耳邊說道:“姐姐你怕什麼,妹妹我可是一直很支持你的,我的哥哥不就是咱們的人。”

趙麗嬌欣慰的拉著皇甫裕婉的手,輕聲說道:“妹妹,你處處為我著想,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報答。”

皇甫裕婉緩緩說道:“我隻求日後我的孩子能得太子照拂。”二人相視一笑,她繼續說道:“姐姐當務之急還是要把握機會,別讓香水榭再熱鬧起來。”

她一字一句說的真切,也說動了趙麗嬌的心,武落蘅現在看似沒有威脅,但是陛下的心卻總被她牽動,即使搬到了那孤寂的地方,李隆基的心裏仍為她留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