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阿薩姆風雲 第336章 骨肉分離(2 / 2)

綿儂已經泣不成聲!她隻能機械地點頭!李遂聽到門外支隊集結的喊聲,他努力地掙紮著站了起來,這時,綿儂趴在床上,夠著、掙紮著一把拉著他的手,死死地不放鬆。李遂隻好再一次回頭抱著她的嬌軀,說:“寶貝!我要離開了!”

綿儂仍然是死死地拉著他不放,李遂的胳膊仿佛是她的一根救命稻草,要是她這麼一鬆手,自己的生命將就此終結!

第三次集結號像催命一樣的吹響了!卓嘎看到李遂仍然沒有從家裏出來,她將三個孩子交給妹妹,急匆匆地跑了進去,看到眼前的情景!卓嘎的心也被撕碎了!她上前從李遂手裏接過綿儂的手,說:“姐姐,別傷心!我們在國內等著你!到時候,我們還是好姐妹。你還是他的愛妻!我們必須得走了,你盡快想辦法回中國吧!”

綿儂知道撕心裂肺的這一刻終於到了!她一把抱著卓嘎,說:“好妹妹,你好好照顧他,等著我!”

卓嘎使勁地點點頭,鬆開綿儂的小手,頭也不回地跑了出去。她這時,已經淚流滿麵!

回歸支隊啟程出發了!巴魯阿已經提前趕來送別,李遂跟刀鬆海、巴魯阿、道亨等一一緊緊擁抱!最後,大家揮淚告別!李遂、林加加、李卓漢、魏德亮等邁出了阿迪山,踏上了回國的征程!

這次撤離其實也是很多家庭骨肉的拆離!七個留下的孕婦,再也沒有見過他們的丈夫!多少年後,她們還有活著的,輾轉來到中國。找遍了整個雲南南部一帶的農場,都沒有丈夫的一絲消息。這些戰士們的檔案都在總參八局,因為這些人和事涉及到違背我國外交原則的“幹涉別國內政”這樣特別重大的幹係,所以,到目前為止,有關這類檔案仍然沒有解密。偵察連的這些老戰士在國內沒有名字,僅僅是在總參八局的保險櫃裏有一個秘密的代號。在他們奔赴印尼後,整個中國當時八億人,知道他們死活的人加起來不超過十人。這些留守妻子怎麼能夠找得到自己的丈夫呢?

在阿迪山縱隊保育院寄養的孩子,在長大後,曾有一些跟隨風隨淩·巴魯阿總書記到過雲南,也同樣沒找到自己的父親。經過多少人的努力,有一部分孩子找到了母親,因為時間已經的碾壓,那些媽媽大都已經人事皆非!因為回雲南不久,丈夫們便漂洋過海失去了音訊,媽媽們大多數默默地選擇了改嫁。好在這些外國媳婦絕大部分都是非常漂亮的異族女人,在當時的農場裏倍受孤男的歡迎,大部分嫁給了上海、成都、昆明過來的知青,後來也就默默地跟著回城了。而那些一直留守在阿迪山的孩子同樣承受了骨肉分離的痛苦,有的甚至影響了一生。

幾年後,帕雷士·哈紮利卡(刀鬆海)因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輝的一生!經中共中央批準,巴魯阿的大兒子風隨淩·巴魯阿接替了他藏南特委書記的職務。因帕雷士·哈紮利卡是阿薩姆革命的教父,是風隨淩崇拜的偶像,他為了紀念帕雷士·哈紮利卡,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帕雷士·風隨淩·巴魯阿。在他的領導下,阿薩姆的革命在七十年代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高潮!在一九七九年,風隨淩組織了阿薩姆境內的四支革命力量,成立了阿薩姆民族解放軍運動統一陣線,他被選為解放運動統一陣線的主席。在阿薩姆公開打起了獨立的旗號。但是,因為對外,缺少外援;對內,對缺乏敵鬥爭經驗,在內部被敵人分化、瓦解,於一九八三年在麵對印軍的強大攻擊時,數萬阿薩姆解放軍頃刻土崩瓦解。帕雷士·風隨淩·巴魯阿隨後撤退到我國雲南境內,他現在仍然健在,在阿薩姆大革命失敗以後,他經常往返於雲南和阿薩姆之間,從事阿薩姆獨立運動。現在生活在雲南的某農場,仍然是阿薩姆革命運動的旗幟性人物。在何傑逝世前,兩人感情很深,彼此之間充滿了革命友誼!

綿儂因為要照顧留在阿迪山的那些中國孩子,幾次錯過了來中國尋找李迪山的父親的機會。後來,聽到風隨淩說,李遂已經再一次出去執行任務了,已經杳無音信,她這才死心!隨後終身未再嫁。跟李迪山一起生活在阿薩姆,現在仍然健在。經過時間的洗禮,李遂在她的內心裏成了一個一個豐碑、一個希望。

央金隨後同樣平靜地跟女兒李泊爾生活在美國洛杉磯。那時,中美之間沒有外交關係。一直苦熬到十年後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之時,她曾帶著李泊爾來到中國再一次萬裏尋夫,同樣是帶著希望而來,失望而歸,她因思念李遂成疾,於二零一二年在洛杉磯去世,在逝世前,她念念不忘的是“傑布”這個名字。

注:我是含著眼淚寫完這一章的!對於這些人間悲劇,我隻想說:祝福這些人間最可愛的人!祝你們永遠幸福!

歡迎各位看官閱讀本人的處女作《少爺抗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