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部,G連回撤時,趙剛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立即帶領武工隊和第一行動大隊反身圍住了敵人特戰隊。
根據“陳倉計劃”的安排,武工隊和第一行動大隊要去執行新的、更緊急的任務,既不能在這裏耽誤大量的時間,也不能過多地消耗戰力。根據巴魯阿事前的命令,“在萬般無奈之下”讚布率部投降。其實,讚布在重新招募特戰隊時,已經在隊伍中發展了幾名自己人。這次投降顯得極其順其自然。
在解決敵人的特戰隊時,趙剛、布爾、讚布帶領一旅武工隊、第一行動大隊、特戰隊五名戰士,共計約四十五名戰士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往東北。
敵人第二營營長根據內部的敵情通報判斷,在增援迪布魯格爾市的沿途會有解放軍埋伏打援。他安排G連從大路搜索前進,直接增援迪布魯格爾市,想辦法拖住打援的敵人。自己帶著另外三個連朝北攻擊藏南山區。
魏德亮得到情報後大吃一驚!立即抽調第一營二、三兩個連前去堵截,不讓這支敵人的部隊端了自己的老窩。那裏,可是存有整個解放軍一半以上的彈藥啊!又將攻擊警察局的預備隊六連抽調到西線,協助一連堵截敵人的G連。
哪知敵人第二營營長並不是為了襲擊解放軍藏南的基地,而是虛晃一槍,將解放軍一營堵截的部隊調開後,直接從西北方向快速插向迪布魯格爾市,意圖解圍。
為了實施陳倉計劃,李遂給魏德亮下了死命令,必須加大力度攻擊迪布魯格爾市,甚至要想辦法拚掉敵人第二營,這樣,才能掩護陳倉計劃的實施。
魏德亮在發現了敵人奔襲迪布魯格爾市的行動後,立即將剛剛抵達西線的六連緊急抽調回來堵截敵人第二營主力。同時命令第二、三連返身回來從側翼衝擊敵人第二營,會同六連夾擊敵人奔襲的主力。
這樣,在西線,解放軍和機動警察部隊各四個連絞殺在一起。而魏德亮繼續指揮四個連向警察局猛攻!
這時,羅茲知道,解放軍這次是殺紅了眼,不管自己哪一路部隊被擊潰或者殲滅,就意味著敵人能抽調出兵力解決剩下的一路和多路,整個戰場的實力就失去了平衡!那麼,就意味著機動警察部隊會全軍覆沒!他現在根本就不敢調動阿迪山和南部的部隊。他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印軍身上。
在羅茲通過內政部轉達了增援請求後,印軍陸軍正在西北跟巴軍在激戰,並且有轉化為大規模、甚至全麵作戰的可能!陸軍總參謀部也知道,在這個關鍵的時候,阿薩姆決不能亂!否則,就會麵臨雙線作戰,那對印度陸軍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
印度陸軍總參謀部從來沒有這麼在乎過地方的安危!也從來沒有這麼快就對地方的請求做出答複!在緊急磋商後,決定派兵“維持”迪布魯格爾市的秩序。遂將命令傳達了下去。
印軍在迪布魯格爾市周邊最近的是在瓦弄南部的一個駐軍點,有一個整營防守著一個彈藥庫,人數達一千餘人。接到命令後,該營營長本來還很擔心彈藥庫的安全;羅茲發給他一份敵情通報:敵人第一旅已經全部集結在迪布魯格爾市周邊;敵人第二旅與你部彈藥庫之間還有機動警察部隊第四營攔在中間;完全沒有兵力來威脅彈藥庫。
該營長想到幾年來,解放軍都沒有襲擊過印軍,也就相對放心,遂派出三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約五百餘人前來增援。
魏德亮率部在迪布魯格爾市警察局周邊“久攻不下”,警察局在堅持了兩天一夜後,迎來了印軍的部隊。魏德亮立即命令在東邊圍攻的部隊閃開了一條道路,讓印軍進入到迪布魯格爾市“維持秩序”。因印軍沒有得到議會的授權,不能主動攻擊解放軍的部隊,也就沒有從外圍抄解放軍的側後。而隻能是“進入”市區“維持秩序”。等印軍進入市區後,該部再度合攏,在外圍將迪市“團團圍住”。
敵人第二營的部隊跟解放軍最精銳的第一旅一營以及六連在西線絞殺在一起,雙方都得到上麵的死命令,必須死戰不退。在野外,雙方比拚的是勇氣、戰力。終歸是解放軍的綜合實力棋高一著,在敵人第二營得知印軍已經派部隊來救援之時,他們堅持到最後的一口馬上便泄了個精光,立即向西邊潰退。解放軍第一營不能讓他們重新收攏兵力在短時間內恢複戰力,魏德亮命令第一營另六連,一鼓作氣,將敵人徹底打垮。一直追擊到次日中午,解放軍在付出了一個多連的代價後,將敵人第二營主力徹底擊垮,殲滅敵人至少三個連。短時間內,該營無法恢複戰力,解除了第一旅圍攻迪布魯格爾市的後顧之憂。
第一營在緊急補充部分兵力後,立即揮師迪市,加強迪市東邊的防線,阻止印軍主力向東回撤。在當天夜裏十二點,第一營頑強地到達指定地點,這時,解放軍第一旅才真正將迪布魯格爾市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