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謝晉元:七絕(1 / 1)

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戰豪情以詩鳴。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一九三七年十月

錄謝晉元《七絕》,記述的是抗戰初期那壯懷激烈的故事。

1937年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重兵。同年10月,謝晉元受命率400餘官兵進駐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掩護中國軍隊,堅守四天四夜,擊退日軍六次進攻。民眾把英雄們稱為“八百壯士”,謝晉元的英名廣為傳頌。這首《七絕》充滿抗擊日寇的凜然正氣。

10月28日黎明,上海市商會派出一名女童子軍楊惠敏攜帶慰勞品,渡過蘇州河進入四行倉庫,向孤軍敬獻新製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表達對抗戰將士的崇高敬意。謝晉元命令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倉庫大樓樓頂升起,隔河觀望的群眾無不拍手歡呼。不久,以《歌八百壯士》為題的歌曲也創作出來:“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

部隊退入租界後,正待整裝再戰,卻被英軍解除武裝,送往膠州路“孤軍營”,受盡淩辱。謝晉元滿腔悲憤,每日清晨帶領孤軍唱國歌,舉行精神升旗儀式,出操上課,教育部下勿忘愛國軍人的人格和國格。1938年8月11日晨,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他率部升起國旗。當天下午遭到萬國商團外籍軍隊包圍和衝擊,國旗被奪。謝晉元指揮壯士展開搏鬥,4名壯士犧牲,100餘人負傷。孤軍被送往外灘中央銀行大樓幽禁,謝晉元下令開展絕食鬥爭。工部局被迫讓步,將他們送回孤軍營,奉還國旗,撫恤死難壯士,並對此事件表示歉意。1940年3月,漢奸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派員以陸軍總司令的高官誘降,謝晉元嚴詞斥道:“爾等行為,良心喪盡,認賊作父,願作張邦昌,甘作亡國奴。我生為中國人,死為中國鬼,以保國為民為天職,餘誌已決,決非任何甘言利誘所能動,休以狗彘不如之言來汙我,你速去,休胡言。”汪精衛見軟硬兼施無效,決定暗殺謝晉元。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衛派人收買的四個叛徒在早操時,乘他不備,用匕首將其刺死。謝晉元遇害的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1941年5月,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上海十萬民眾前往瞻仰遺容。毛澤東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為“民族典型”;蔣介石譽其為“精忠貫日”。

謝晉元1905年生,廣東梅州市人。1925年12月,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學習。

解放後,上海市政府褒揚謝晉元“參加抗日,為國捐軀”的壯舉,並撫恤其親屬。1982年,謝晉元墓遷至上海虹橋萬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