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除心障,傳功法(1 / 3)

《引子》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退隱之後,登山求道,在巢縣白雲山子房洞內偶得寶刀烈陽,此刀由烈陽隕鐵經過純陽真火精煉而成,刀內蘊含著天地極陽之氣,刀身赤紅,發出血色光芒,攝人心魄,周圍空氣炙熱無比,靈氣充沛。精通玄學的張道人為此刀卜了一卦,得知此刀乃上古蚩尤隨身佩刀,而後世的中原大地的一場浩劫,就是烈陽金刀的主人平息的,張氏一族也差點因此刀被滅門。於是,張道人在得道飛升之前傳下遺訓,讓張氏後人必須保守烈陽金刀的秘密,不得向外界透漏半句,直到金刀該出世的時候秘密會不宣自解。

張氏後人謹遵先人遺訓,直到大唐開元後期,因為開元之治的空前盛世,玄宗皇帝逐漸開始沉湎酒色,荒*無度,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各地勢力蠢蠢欲動,江湖門派紛爭不斷,外族教義大量傳入中土,衝擊著中原文化,中原武林麵臨著一場巨大浩劫。就是這個時候,烈陽金刀的秘密也不知道被何人傳揚於天下,聲稱刀內有天大的秘密,得此刀者必成武林至尊。此消息在江湖中迅速傳播開來,人人都想得此寶刀。張氏子孫迫於無奈,隱姓埋名,居住在祁連山脈深處,但是依然沒有逃過武林人的耳目。

一個夏天的夜晚,張氏一門共三十七條人命幾乎全部慘遭殺害,隻有不到七歲的小孫子張雲龍被來晚一步的奇道白雲子在枯井中發現,將其救走,整個張家被大火燒成灰燼,至於烈陽金刀依然未能現出於世,仍然是一個謎......。

《正文》在青山綠水的泰山南麓的密林中,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他手中正握著一把木刀用力的揮舞著,招式有板有眼,毫無稚嫩之處,身邊的氣流都隨著他的舞動起著不同的變化,即使是武學大家看見了也會忍不住點頭道一聲“好”。

雖然十一二歲本應該是孩子天真浪漫、無憂無慮的年紀,可是在這個男孩身上卻無法看見快樂的影子,反而在他身上有那麼一種揮之不去的仇恨,全身散發的令人為之顫厲的煞氣。

在這個男孩身旁不遠處站著一個滿頭白發的道人,一縷白須自然的飄在胸前,手拿金柄銀絲的拂塵,好似天尊下凡。

他看著勤奮苦練刀法的男孩,先是點點頭,然後又是搖搖頭,很是無奈的歎了一口氣,喊道“龍兒,已經練了很久了,過來休息休息,爺爺有話和你說”

男孩應聲道:“白爺爺,我不累!白爺爺您不用說了,龍兒知道爺爺想要說什麼”。

白發道人又是搖了搖頭,微怒道:“難道爺爺的話也不聽了嗎?快些停下,過來!”

男孩見白發道人有些生氣,不敢再違背他老人家的意思,隻得停止手中的動作,怯生生的跑到道人身邊低頭站著一言不發。

白發道人見到男孩的表情,臉上露出慈愛的笑容和發出輕輕的歎息聲,道:“龍兒,你今年已經快十二歲了,跟在爺爺身邊也有五年多了,爺爺知道你比其他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但也痛苦得多。

這五年多,爺爺從來沒有見過你露過笑容,這本不該是你這個年齡應該有的,你要學會放下,放下心中的仇恨,如果你繼續這樣下去,你的爹娘在天有靈也不會安息的。”

男孩道:“白爺爺,我一點都不苦,我不在乎快樂不快樂,我隻希望學好本領為我的家人報仇,我要讓那些虛偽的所謂的俠義之士得到應有的報應,我要用他們的鮮血來祭奠死去的爹娘,我想爹娘在天有靈會保佑我的”

白發道人道:“傻孩子,為人爹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一些快樂,而不是被仇恨所包圍。如果你一直以敵視的心去對待世人,你的爹娘也不會認你的。你要記住,動靜無始,變化無端,世事無常乃是正常,煩惱之心源於仇恨和欲望,放鬆,放下,自然而然。”

男孩聽後,低頭似有所悟,半晌未語。

白發道人又道:“該你為家人報仇必然會有機會,如果不該你有此念頭,你即使再努力也無濟於事,世間萬物皆由天定,一切要順其自然。爺爺希望你能明白這個道理。”

男孩沉默了很久,最後道:“龍兒知錯了!龍兒以後會慢慢注意的,不會讓爹娘失望,也不會讓白爺爺失望。”

白發道人聽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點點頭,轉身向東嶽廟走去,朗聲讀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