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萱知道寧兒的心思,出了寢宮,便帶著寧兒和祝焱一路來到太廟,太廟是皇室祭祖的地方。本來太廟隻有一座,在京城。劉子賢也是劉家皇室的後代,便在此也修建了太廟,供奉著曆代皇族和功臣的牌位。
太廟在皇宮東側,魏峨宏麗,莊嚴肅穆。和皇宮遙遙相對。寧兒站在廟前,感受著太廟的肅穆,想著娘就在裏麵安歇,心中無比哀痛。匆匆踏上漢白玉台階,向裏走去。門外的守衛紛紛上前阻攔,哪能擋住寧兒的腳步,阻攔的守衛被推得人仰馬翻,剛要示警,見得郡主也匆匆來到。
劉子萱看著腳步匆匆的寧兒,無奈的歎了口氣。擺手叫守衛退下,便和祝焱急忙追趕寧兒去了。
寧兒疾步穿過祭祀廣場,繞過焚香爐,走進大殿。殿內燃燒著長明燈,把四周照得通明。正前方供奉劉家的曆代皇帝和皇後的牌位,座前陳放有供品、香案和銅爐。兩側的陳列著皇族和功臣們的牌位。寧兒娘的牌位便是立在側邊。
寧兒緩緩走了過去,心情沉重的站在自己娘的牌位麵前,久久注視著代表娘的木製金漆的牌位,上麵寫著馮秋月之位。別的牌位都是雕龍刻鳳,娘隻是一個牌位。寧兒伸手將牌位拿下,緊緊地抱在懷裏,淚流如注。
劉子萱和祝焱也來到大殿,見到寧兒如癡如呆的抱著秋月的牌位站立,心中也是一痛,不知道怎麼去安慰失去娘的寧兒。但知道,老是這樣對於心神必將不利。於是劉子萱走過去,輕輕拉住寧兒的手,帶著他向外走去。
重新回到皇宮,來到後宮自己住的一個偏遠的小院中。守在院門前的幾個宮女、太監,見得郡主回來,施禮問安後,忙前麵帶起路來。
小院說小也不小,一切應用都有,小亭、閣樓、竹林、花池、池塘、假山、噴泉......極為玲瓏別致。
劉子萱進了院子,才打破沉默,說道:“這個皇宮是原來皇帝的行宮,一切格局都是照著京城的皇城建造的。這個院子,是原來的皇後最喜歡住的院子。位置有點偏,但風景秀麗,舒雅,最重要的是安靜,於是我就要了過來,這裏房子很多,你們喜歡那個房間,就隨便住。”
寧兒不語。祝焱想活躍氣氛,忙接口道:“那就挑間結實的房子吧,牆壁足夠厚,要不然再來個神經有問題的,把房子穿個大洞,我和寧兒就隻好跑路了。”每當祝焱和寧兒說起江秋客棧弓長張的糗事,寧兒總會很開心的笑眯著眼,瞟著張老頭。
可是現在的寧兒像沒有聽見,隻是更加抱緊了懷中的牌位,好像精神有問題的是來搶娘的牌位一樣。祝焱心中很是難過,寧兒不開心,她也高興不起來。
寧兒走到池塘邊的小亭坐了下來,癡癡的望著池塘中已經長出來的蓮葉,一動不動.....。
劉子萱陪著坐了一會,見寧兒始終這樣,知道這是一個心結,需得自己來解,便叫祝焱留下遠遠的照看著寧兒,便去收拾房間去了。
夜已經來臨,明月掛上枝頭,光輝鋪灑在寧兒身上,像一座石雕。從出了太廟,寧兒就一直坐在亭中抱著秋月的牌位,入定般的不移不動,不吃不喝,不言不語。祝焱知道寧兒心中憋悶,也不言語,默默地坐在一邊替寧兒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