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一開始的時候,起名叫作《碧血長空》,可是在網上一查,叫這個名字的作品早就有了,所以隻好改名,想了半天,才想到用《碧血鷹翔》這個名字,之所以前麵要加一個“抗日之”三個字,完全是為了吸引書友的眼球,嗬嗬,在鐵血網上,隻要是寫抗日的作品,就會有很多人看,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吸引大家的眼睛。
但是,如今第一卷已經寫完,也寫了有六十多萬字,看得人並不多,與當初《兵》在鐵血上發表的時候相比,真得差了很多,我想,可能是這本書開篇以重慶諜戰為內容,寫的並不吸引大家的眼球。
按照我的計劃,這其實算是一部合集小說,各自分卷應該是獨立成書的,裏有有些穿插著人物和事件將其串連起來,要說的話,應該與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係列有些相似,嗬嗬,當然,我不敢與巴爾紮克那樣的大文豪相比,隻是向他學習罷了。按照這種寫法,每一卷就是獨立成為一個故事的,但是這些故事又通過相同的人物串連在一起,每一卷的主人公也都不同,第一卷裏的主人公也許到了第二卷裏隻是一個配角而已;而第一卷的配角,到了第二卷裏就有可能成為主角。
這部作品,按照我的構思,是分成四卷的,第一卷,叫作《霧都諜影》主要寫的就是重慶的諜戰,主人公王風並不是開篇章節的人物,而是在第二章才出現,還是以他的弟弟王進引出來的,嗬嗬,這種開篇模式,是借鑒了金庸的作品,是中國古典章回小說的寫法。如今這一卷已經完成了,如果把其中幾章涉及為後麵幾卷作銜接的內容去除,這其實就是一部反諜小說。實際上,在我的腦海裏,一直是想要專門寫一部象《福爾摩斯探案集》那樣的係列偵探小說,而且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作《抓特務的人》,主人公就是現在這第一卷裏所寫的王風,專門描寫關於抗戰時期的反諜戰,隻是對於這類的作品,第一我不知道在鐵血有多少讀者。第二,這種小說也的確有很大的難度,所以想一想,還是算了,把其中的一個故事挪到這本書裏來,成為了這本書的第一卷。
第二卷,已經開始上傳,名字叫作《碧血長空》,嗬嗬,還是把我最初的書名用上了,看這個名字,我想大家就能夠猜出來要寫的是什麼。這一卷的主人公有兩個,第一主人公其實寫的是高飛,第二主人公寫的是王進,而在寫作手法上,我準備采用倒述與順述同時進行的方法進行,以王進的角度寫的是順述,高飛自然是倒述。以高飛的角度,可以更多地去描寫自他參戰以來所經曆的大大小小的空戰,有過輝煌,也有過失敗。在這裏我想要說的是,當初我準備寫高飛,是想以高誌航為原型來創作,但是和黃花交流之後,覺得她的看法很對,高誌航這位民族英雄已經被許多人寫得太多了,再以他為原型來寫,就顯得有些陳舊,所以考慮再三之後,我決定還是另辟蹊徑,高飛這個人物並不代表哪一位具體的空軍英雄,他代表的是千千萬萬在抗戰中為國獻身而去的飛行員,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沒有特定!當然,為了表現這個人物地高大與壯烈,最終高飛會和大多數那個時候的中國飛行員一樣,化作長空的碧血,永遠得在祖國的藍天中馳騁!
第三卷,名字叫作《滇緬之戰》,顧名思議,這一卷主寫的是遠征軍的故事。而在這一卷裏,王進這個特殊的人物還會作為重要人物出場,但他此時並非是主人公,真正的主人公是第一卷裏的兩個配角,段明宇和石永川。段明宇此時身為遠征軍中的一名副師長,在緬甸戰役失敗之後,帶著一支殘存的部隊踏上了回國之路,這個故事寫的就是這段並不平靜的歸國路程,在這一支集合了許多殘兵敗將的隊伍裏,王進和翁覺民作為飛機被擊落後不得不跳傘逃生的飛行員加入其中;而石永川也帶著他的炮兵兄弟在敗退的過程中與這支隊伍不期而遇;在這支隊伍裏,還有剛剛加入遠征軍醫療隊的裴芙蓉以及大家所熟悉的其他角色。嗬嗬,這部分內容,是不是有些象《我的團長我的團》裏的部分情節?但是,這一卷寫的就是逃亡,是那個情節的擴大。而且他們在段明宇的帶領之下,在快要到達國境線的時候,又被日本人從後麵追趕而來的部隊阻截了,無奈之下,隻得轉向西,再一次投入到了莽莽的原始森林之中!他們到底能不能活著回當祖呢?到時候還請大家繼續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