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01(1 / 3)

一個人在家的時間總喜歡弄東弄西,掃掃日久沉積的灰塵,翻翻角落裏沉睡的記憶。搗騰書櫃時無意間發現書櫃上麵的紙箱,拆開塑料膠帶,滿滿一箱子舊課本,上麵靜靜躺著一張青澀的畢業照。

沏一壺普洱在書桌前坐下,凝視手中的照片,茶香緩緩飄散,往事隨茶香彌漫開來,那些我們青春期的畫麵徐徐展開。

2006年9月,那年我十六歲,剛剛經曆中考,從小聰明絕頂的我以高出高中錄取線0。5分的“巨大”優勢成功進入本市第三中學。

入學那天爸媽為了我們的小家庭像往常一樣早早就出門上班,我獨自一人打了輛當時還隻收五塊錢起步費的出租車來到傳說中的第三中學。

一進學校我就傻眼了,想不到我們學校如此之小,簡直可以用別致一詞來形容。學校校門口朝東,進了學校大門二十步是主教學樓,右邊相連一小棟教師辦公樓。主教學樓往前再走二十步是實驗樓和圖書館,實驗樓和圖書館其實就是同一棟樓。實驗樓後麵是主席台和小操場,平時上廣播體操和開校會就在這裏集合。小操場左邊是體育館,要說這體育館還真是現代建築藝術的結晶,占地不大的一棟樓裏包含了一樓的遊泳館、音樂室、美術室、體育器材室,二樓的乒乓球室、體操館,三樓的室內籃球場,球場邊還有幾百個座椅,可用作文藝晚會舞台,網球場,室內展廳。小操場的右邊是新修的兩百米跑道足球場,由於是新的所以不允許在上麵踢足球,故此原因這足球場也就沒安裝球門。足球場前麵是食堂和兩棟宿舍樓,右邊是學校的終點高三教學樓。整個學校占地麵積隻有六十五畝,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隻是這些內髒緊湊了點而已。

我們學校為何如此之小,這還要從前任的前任校長說起。當時第三中學在市區裏,占地麵積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當時的校長高瞻遠矚覺得學校在市區裏沒法再往外擴建,於是向上麵申請搬到郊區。剛搬過來資金緊缺,就買了這麼大一塊地,想著以後有錢了無限往外擴展。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學校搬過來第二年市裏就擴建城市,學校四周修了幾條馬路,把學校圍在了中間。這下好了,再也別想擴建學校了,直至今日也就隻能這樣。

九點半教學樓一樓大廳的布告欄前已經站滿了來報道的新生,數百張稚嫩的臉龐同時間在搜索以自己有關的信息,其中一個就是我。終於在最後一塊布告欄讓我找到了我的關鍵詞,周少天,高一十二班,頂樓最後一個教室。

第一次見到我們班主任陳媛,怎麼說呢,一位瘦小的教化學的三十多歲女老師,說話聲音有一點發嗲,好像林誌玲的台灣普通話。第一印象我覺得這一定是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後來我才發現第一印象往往是最不靠譜的,我就是那個傻不拉幾的小紅帽,被狼外婆的外表給欺騙了。不過話說回來,要管教我們這群亂七八糟的學生,沒點真功夫恐怕是辦不到的。

所有高一新生找到自己班級後,十點鍾由各班班主任帶隊到小操場集合,開第一次新生指導大會。說是指導大會,其實也就是形同古時候進牢房前的二十殺威棒,目的就是告訴你,你要聽話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此時雖說不是正午,可已經是烈陽高照,太陽公公無情的摧殘著祖國未來的花朵。

指導大會開始,教導主任先講話接著校長發言。教導主任講話倒是言簡意賅,三言兩語就搞定。但是校長的發言就……。哎!我還是第一次發現既然有男人講話這麼婆婆媽媽,一句話重複講三遍,換三種不同的語氣講出來,意思全是一個樣,講了一個小時還沒完沒了。更讓人受不了的是明明說了最後再講兩分鍾,足足又講了二十分鍾,之後又說,最後再講兩點。

你可以想象,當時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像是便秘了三天。

就在這時,我身後不遠的地方突然傳來了一聲“哎呀”。

這種突發的事件最能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而學生又是最富有好奇心的群眾。幾乎同一時間所有人頭都轉向了聲音發出的地方。隻見一個男生用左手捂著頭,舉起右手。

“報告老師,我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