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少有哪一座城市會像巴黎那樣被誇得天花亂墜,“時尚之都”、“藝術殿堂”、“浪漫之城”、“美食天堂”,或者“花都”、“燈城”都是它的諢號,讓人覺得那兒的一切不是文化就是藝術,不是時尚就是浪漫,總之,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絕對一個人間仙境。特別是這幾年,隻要涉及巴黎二字,這種言論便滿目皆是,想躲也躲不開。大約在十五六年前,因為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讓我開始關注起了巴黎。
當時我正在南美洲旅行。一日在利馬國際機場候機,身邊坐著一對青年男女,人手一本厚書安安靜靜地讀著。忽然,機場廣播裏開始播送登機通知,提醒去巴黎的旅客準備登機。身邊的女孩聽罷廣播,丟下手中的書一頭紮進男孩的懷裏說:“什麼時候我們能去巴黎啊?!那是我一生最想去的地方!
”那男孩是如何回答的我不得而知,但女孩那通由登機廣播引發的激動與後續不斷的廣播,讓我開始對這個地名也發生了遐想:巴黎為何那麼誘人?它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盡管我對巴黎一無所知,可關於它的美麗傳說卻已儲存在潛意識中了。
我轉了大半個世界後才有機會造訪巴黎。第一次到巴黎的第一天,我被熱心的親戚帶著領略的全是唐人街的奇風異采與家長裏短。原本以為一進巴黎就會迎頭撞見的埃菲爾鐵塔和香榭麗舍大街統統沒看見,當時心裏除了著急還想:這裏怎麼一點都不像巴黎?現在才知道,原來,我當時心目中的巴黎其實隻是巴黎很小很小的幾個點,巴黎這個概念其實非常大。第一次到巴黎的第二天我便急急趕去了大名鼎鼎的盧浮宮,哪承想卻趕上了工作人員罷工。待我終於坐在香榭麗舍大街的一家露天咖啡館裏喝了一杯咖啡後,卻發現收了我一百法郎的那個服務員有意無意地忘了找錢。
而那天的午餐,我在巴士底一家漂亮的餐館中卻吃了一客又冷又糊的牛排,這讓我一下子對法國的美食也失望了起來。吃完午飯後,我在街上又遇到了一隊搖旗呐喊的學生,至今也弄不清當時他們上街的訴求,隻記得一個女孩用英語對路人大聲說:“藝術在這座城市裏已經死亡了!巴黎沒有藝術!”我接過她手中的宣傳單時隨口問道:“真的?”她斬釘截鐵地回答:“YES!YES!YES!”很像電影裏女人在答應求婚。當晚回到親戚家,我訴說了白天遊覽巴黎的遭遇,他卻說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巴黎。於是我開始追問自己:難道“時尚之都”、“藝術殿堂”、“浪漫之城”等美譽反而是不真實的嗎?那次造訪巴黎後再聽到看到那些對巴黎的空洞吹噓,心裏就有點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