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是一條,非走不可的彎路(1 / 1)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們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會這樣說。因為前麵的路誰也沒有走過,每一步試探都小心翼翼,深一腳淺一腳,有時候平安度過,有時候泥足深陷,所以當我們失敗的時候,這句話足以安慰自己。

激勵人心的時候,我們也這樣說。因為摸著石頭過河可以是一種狀態,可以是一種經曆,也可以是一種方法。無論人生曆程進行到哪一個環節,前麵的路都需要我們小心謹慎,多看看別人的經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使自己走得更順更快。

當我們羽翼未豐卻又急著離開父母的時候,他們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告誡我們。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身邊的朋友或許就是那塊大石頭,靠著它的指引,你可以走得更加穩健。

還記得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裏的這樣一段話:青春的路口,曾經有那麼一條小路若隱若現,召喚著我。母親攔住我:“那條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從那條路走過來的,既然你能從那條路上走過來,我為什麼不能?”“我不想讓你走彎路。”“但是我喜歡,而且我不怕。”母新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後歎口氣:“好吧,你這個倔強的孩子,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

相信每個人都經曆過這件事。人的天性裏,有探險的基因,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驅使我們不停地向前走,哪怕前麵布滿荊棘,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衝進去;哪怕撞得頭破血流,我們也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會有許多人阻攔我們,也會有許多人像《非走不可的彎路》中的母親一樣,苦苦哀求我們不要走彎路。可是,我們還是會衝進去。進去之後,才會發現我們所走的的確是一條彎路,當我們從彎路裏走出來,再看到別人要重蹈覆轍時,我們也會去勸誡對方,千萬不要走彎路。

可是,正如《非走不可的彎路》中所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又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這就是成長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我也和許許多多的朋友一樣,經曆過走彎路的那段時光。所以,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摸著石頭過河的重要性。

寫這本書,不是想說教,也不是想指導誰必須這樣做,寫出來的,都是我眼中所看心中所想,是分享,也是相互激勵。

感情世界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可它卻主導了我們的心情,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還記得有位心理導師在演講中說過:如果你在某一天發現身邊的人突然情緒低落,不要去猜測,他肯定是被他感情世界裏的問題所困擾了,也隻有感情的困擾才會導致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波動。

確實,在感情裏沒有對錯、沒有輸贏、沒有永遠,正是因為這些特性,才令沉浸在其中的男男女女痛並快樂著。有人會倉皇而逃,有人越挫越勇,有人收獲果實,有人一無所獲,有人會說這是命,也有人自信地認為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百個人對愛情有一百種看法,一千個人會經曆一千種愛情,一萬個人會對未來有一萬種的設定,但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平安幸福。在通往平安幸福的路上,我們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傾聽,我們觀察,我們了解別人的悲歡離合,看著別人走過的腳印,避開那些陷阱,或許會走得戰戰兢兢,但仍然要鼓足勇氣往前走。

父母是我們最早的導師;朋友是我們一生都不可缺少的陪伴;愛人,我更願意把他們形容成拐杖,年輕的時候我們可能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性,但在未來的歲月裏,它會成為你身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很多人會因失去愛情而痛哭,以為從此自己的世界一片黑暗,再無愛情;很多人會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總以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在愛情麵前是高明的理論家,走進去才發現自己是路盲,總也找不到方向;很多人責備對方不懂得愛,等到失去了才發現,真正不懂得愛的是自己。他們都需要被喚醒,即使踏上了彎路,也需要清醒地走過這段彎路。

最後,我要感謝我身邊的朋友,沒有她們信任我,告訴我她們的故事,並且鼓勵我寫下來,我想我也不會有勇氣寫下這些文字,同時,我也要感謝我的讀者,一如既往地給了我很多信心。

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們腳下的大石頭,踩著它跳過愛情的沼澤地,快點到達幸福的彼岸;也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急流險灘中的一塊巨石,累了就趴在上麵休息,重新找到力量,穿過激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