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代跋:人到五十亦年輕(1 / 1)

白駒在日子裏穿梭,不覺自己的50歲生日到了。看到大學即將畢業的兒子發來祝福短信,才驀然發現自己老之將至,感到有些失落。“國家領導人即過了50歲還稱年輕,我們普通百姓跨越50歲便不再年少!”這是誰的高論,我記不得了。但我知道實自己就要“五十初度”,跨“知天命”這道坎了。其實,我又何嚐不知道,50歲,隻是人生這篇文章裏的一個小小段落,盡心盡力譜寫的一個小小段落。

我出生在夜郎故地的貴州高原上。那是一個很偏僻的山旮旯裏,父母每天從早到晚、不分晝夜地勞作,含辛茹苦地拉扯著他們的三個兒女。我從小就體味到了山裏人的苦楚,並在心裏暗暗地發過誓:一定要讓因勞累而憔悴的父母過上好日子。19歲那年,我終於讓父母舒展了他們那緊鎖的眉頭,考上了地區一所師範,成了山溝溝裏一隻飛出來的“鳳凰”。那曾經是鄉親們眼裏一道多亮的風景,我心裏深知家裏的那番貧窮。為了我讀書,家裏餐餐吃的是“紅鍋子菜”啊!我犧牲了許多休息時間,就是星期天也一頭鑽進圖書館裏埋頭苦讀。我想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改變家鄉的貧困和落後。也就是在那段日子,我愛上了文學,並在一家省級刊物發表了一篇作品。從此,我就定下了一個誌向:我要用這支筆,為社會主義建設寫出壯美的詩篇!

走上工作崗位以後,我立足本職,努力工作著……30年來,我先後從事教育、宣傳、文藝和殘疾人工作,現在又正做報刊和網站文字編輯。我知道自己很平凡,但我決不允許自己平庸。我積極鑽研業務,先後參加中央黨校和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新聞文化研究生班(在職)學習;同時還堅持業餘文學創作,參加文學類刊授、函授大學學習,並先後到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和魯迅文學院進修深造。功夫不負有心人,由於我的勤學苦鑽和工作上的任勞任怨,從而得到了組織上的賞識並委以重任:先後擔任教師、記者、新聞幹事、文明辦副主任、文聯副主席、殘聯副理事長等職,被聘為市委特邀政策研究員、副研究員,並入選原國家人事部專家服務中心主編的《中國專家大辭典》。同時,也正因為我在寫作上的勤奮,早在1998年便加入了省作協,成為當時本市僅有的10餘名會員之一。後又當選湘潭市作協副主席、湘潭市文學研究會副主席……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現在,我常有文章在報刊上發表。這些年,發表的作品多了,並有了“作家”的頭銜。其實,我一直對自己這作家的頭銜誠惶誠恐。為什麼呢?我還沒有仔細想,但有一點:文學是照亮國民精神的明燈!從事這一職業的作家應該是非常崇高的。而我在文學上並無多大建樹,我怕玷汙了“作家”這一光輝名詞。但是,後來隻得順著大流:既然大家都那麼津津樂道地以作家自居,我若再說僅是文學愛好者,就會被別人看作另類了,故而也就對“作家”的頭銜不再多推辭……嗬嗬,回想以前領受到各種好處的時候,偶爾也會有種飄飄然的感覺。

眨眼就50歲了。回顧50年行程,匆匆忙忙,竟來不及仔細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歲月便在額頭刻上了深重的一筆!“親愛的爸爸: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所有的祝福都帶著我的愛,擠在你的酒杯裏,紅紅深深的,直到心底。祝您生日快樂!”讀著兒子發來的短信,心中不由得發出許多感慨:年輕,其實並不是什麼財富,人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不為自己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到頭來將一無所有。我就要跨“知天命”這道坎了,但它何嚐不是另一種“年輕”的起跑線?“年輕”的含義其實並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他是不是永遠保持著青春的活力和激情,永遠保持著為理想而奮鬥不息的朝氣!

逝者如斯,來日方長。幾十年官場即將謝幕,做官誠然差火,僅為一名正科級公務員;做文還將就,冒作家之虛名20餘載,卻敝帚自珍。人到50歲,雖然多了些顧慮和煩惱,但我會永遠保持著昂揚向上的鬥誌,在平凡的崗位上發出自己的光和熱!即便到了80歲,我還一樣年輕!特賦詩雲:

五十光陰一瞬間,鏡前忽改舊時顏。

惟善惟真勒心底,不卑不亢立人前。

早將生死憑定數,更置窮通聽老天。

閑臥重樓淡雲渺,翻書覓句自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