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老祖宗墓裏(1 / 2)

清明節,周燦被老爸叫了回去,說是祭祀祖宗,依靠祖宗蔭福,考個北大吧。雖說清明是國家法定假,學校肯定會放假,為了抓緊最後兩個月的高考複習,沒有打算回家。可老爸一個電話,回來吧,磨刀不誤砍柴功。

周燦,一米七二的個子,長得非常的帥氣,平寧市第一中學就讀,文科成績頂呱呱是出了名的,他特別是曆史,情有獨鍾。

不過,傾倒眾女生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那無人倫比的學習成績。高一到現在,成績總是年級第一,遙遙領先於第二名,上北大沒有懸念,是拿碗裝湯的。

周家坳,四麵環山。正南一條峽穀,五百米長,寬度不超過三十米。這峽穀,是周家坳唯一的進出口。一條小溪,旁山而出,涓涓流淌,從未斷歇。

一隻雞、一瓶酒、一碗齋飯、幾樣水果和香燭錢紙鞭炮,是老爸準備的祭祀物品。早飯過後,他拎著籃子向後山走去。

後山是周家的墳山,曆代祖宗都葬在這裏。平日裏,沒有人到這地方。今天清明節,各家各戶有人在這裏祭祀祖宗,很是熱鬧,鞭炮聲聲。

周燦在幾個不知什麼祖宗的墓地前燒香叩拜完後,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初中的時候,兩個疼愛他的老人先後去世了。三稽首、三跪拜、再三稽首,周燦正兒八經祭祀了一番疼他愛他的爺爺奶奶。

時間還早,坐在爺爺奶奶的墓地前,遙望著周家坳。周家坳是一塊風水寶地,幾年前,他得出了這個結論。九牛拜月、山清水秀、溫度宜人。

環繞周家坳的九座山陵,活脫脫像九條牛。周家坳,月牙型的山丘,坐落在九牛的正中。牛頭向裏,稽首朝拜,於是便有九牛拜月之稱。

周家坳,都姓周,一個祖先繁衍下來的。周家坳的鄉民,倚傍月牙,建房而居。

多麼好的風水寶地啊,怎麼就沒有出一個有頭有臉的人物呢?周燦喜歡曆史,課後看了不少書籍,對風水也有一番研究。他坐在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又仔細琢磨起周家坳的風水來。

九牛拜月,人傑地靈,不會錯的。可周家的家譜裏,除了明朝時期出了一個宰相外,再也沒有什麼大人物了。五百年了,怎麼還沒有拜出一個像樣的人物呢?

周家人都相信這個傳說,為了使後人有出息,他們世代居住在周家坳,不願遷出半步。

說來也巧,五百年裏,周家坳雖沒有出現什麼大人物,可也平安無事。

五百年一輪回,真有這個說法?劉伯溫對周家宰相爺爺說的話會不會是真的呢?又會驗證在誰的身上呢?

早在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輩,周家坳就流傳著宰相祖宗和劉伯溫的故事。劉伯溫編製燒餅歌後,達官貴族前來詢問後人的出息。周家宰相祖宗也是其中一員,劉伯溫看著周家宰相祖宗,笑道,五百年一輪回,等五百年吧。

坐了很久,想了很多,時間不早了,該回去吃飯了。周燦站起身,拎起籃子,準備回家。看到籃子裏還有一掛鞭炮和一些香燭錢紙,尋思到,這些東西,沒有帶回去的必要,燒了算了。

燒給誰呢?

半山腰有個周家老太公的墓地,由於年代已久,後輩子孫不認識他了,所以沒有人祭祀。老祖宗,去拜拜他吧,轉身向山腰爬去。現代人知道偷懶,先輩的墓地幾乎都在山下一塊平坦的地方,不用勞累辛苦爬上半山腰。

墳山柴草叢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了半山腰。祭祀完周老太公後,站在墓地前,遙望周家坳。

啊,這是一塊金盆寶地。周家坳風水最好的地穴,誰有這個福氣睡在裏麵?一時,周燦對這位老祖宗來了興趣。他看了看墓碑,由於年代已久,隻能看清周公二字,底下幾字已被雨水衝刷模糊不清了。

他圍著墓地轉了幾圈。

墓地上沒有雜草,也不見別人修理的痕跡。墓地不是現代修建的,不是水泥結構,常理,應該是雜草叢生,可偏偏就沒有一根雜草。怪也,真的怪也。

越想越感覺蹊蹺,圍著墓地,想探個究竟。墓地的結構,不是現代的水泥和石灰之類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抓了一把看了看,不是純土的,中間摻和了些東西,黑不溜秋的,分不清是何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