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告警在主控應急處理中的應用
梁暉
國際台主控機房是全台音頻節目的總彙聚點,也是全台音頻節目的總輸出端,擔負著全台節目的安全播出任務。近年來,國際台音頻節目播出量呈暴發性增長。2005年,國際台主控全年的節目播出量為297110小時,平均每天814小時。短短幾年間,至2012年年底,主控機房全年節目播出量迅速增加到443852小時,平均每天1212.7小時,平均每小時播出50.5路節目,最多時同時輸出61路節目。如此巨大的輸出,隻靠現有每個班組4名值班員的人工監聽、監看來保證安全播出是不可能實現的。因此,主控音頻傳輸係統中各種告警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當音頻係統產生播出異常現象時,各類告警中出現的提示信息成為值班人員進行判斷、操作處理並監測節目的主要依據。可以說,告警不僅僅是對節目進行實時監聽、監看並記錄、統計、分析的工具,它已成為保障安全播出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我們實現安全播出任務的關鍵點和核心部件。
本文即結合實例談談各類告警在國際台主控音頻係統中的作用,尤其是智能告警係統在應急處理中的作用。
主控係統的告警設備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智能告警係統及相關軟、硬件設施;二是錄播服務器告警軟件以及一些音頻設備自帶的軟、硬件告警。
BIM—1000智能告警監控係統的硬件和軟件構成及作用。
這套告警係統是專為國際台主控音頻係統開發的智能播出告警監控係統。
硬件的構成和作用:
智能告警監控係統在主控音頻係統中接入的方框圖:
我們知道,廣播電台安全播出監控告警係統一般包括三個環節:節目製作、節目播出、節目傳輸環節。其中節目製作環節中的監控在國際台主要由節目負責人來審聽把握,節目傳輸環節的監控目前在主控係統中暫時未能實現,而主控係統主要承擔的是節目播出環節的監控、告警、記錄等任務。
從圖1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智能告警係統其監測點涵蓋了主控係統從節目源到輸出的大部分音頻設備。它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智能監控計算機、網絡交換機、串口服務器和音頻采集處理器等設備。
圖1中虛線部分代表智能告警監控係統接入的數據采集和音頻采集點。其中NC900係統串口服務器用於采集音分、二選一等設備的工作狀態和電平狀態,共8台;這裏的音分包括前主音分、前備音分、後主音分、後備音分,音分是數字音頻分路放大器的簡稱,具有將音頻信號放大並分成多路同樣信號的作用;數字音頻切換器,又稱二選一,包括後短波廣播主、備二選一,後海外落地1主、備二選一,後海外落地2主、備二選一,在廣播播出係統中常常用來實現信號的選擇和應急切換。
音頻采集告警處理器用於采集音頻信號電平,在此係統中共配置了56台。
H3CS1526係統網絡交換機用於以上采集設備與智能告警監控係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在此係統中共配備了10台。
智能告警監控係統計算機用於數據監測、數據服務和主告警等,在整個係統中共配備了11台。
軟件的構成和作用:
智能告警係統的基本軟件結構。
我們可以看到,此套係統的軟件課分為三個部分:數據服務終端軟件、主告警終端軟件以及數據檢測終端軟件。
數據服務終端軟件用於存儲、編輯係統中重要和相對固定的數據,是整個係統的數據基礎。數據檢測終端軟件用於係統的實時數據采集。主告警終端軟件是係統的核心處理部分,它可根據檢測終端送來的告警數據,結合提前輸入獲取的告警信息路由關聯,以及綜合數據服務器中設定好的主控節目運行圖,最終推導出當前告警與所關聯的係統部分,再根據主控係統的預設來發出聲音、文字、顏色等告警提示。
因為實際應用中,主告警終端軟件是值班員在應急處理中最為倚重的工具,值班員會根據它所反映出的告警信息,再結合其他告警的提示來進行應急點的判斷和操作。因此,筆者在這裏要著重介紹一下。
在這個界麵中共反映出主菜單、時間顯示、係統顯示、區域拓撲、告警曆史記錄列表、當前告警列表、智能告警樹7個部分。
當主控音頻係統出現異常情況時,區域拓撲部分、係統信息部分、智能告警樹部分以及當前告警區域、告警曆史記錄區域會同時顯示文字、聲音、顏色等提示信息,來提醒值班人員注意播出節目的異常。當班人員會立即根據其反映出來的各種信息,再結合其他設備的告警來進行綜合判斷,迅速確定、分析故障點,進而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完成應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