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我相信文學依然神聖——答《延安文學》特約編輯周瑄璞問(1 / 3)

在我看來袁陝西男性作家要要要尤其是優秀的幾位要要要假如要從他們身上找一個共同點的話袁他們的形象堯氣質總體可概括為介於歐洲紳士與關中農民之間遙 陳忠實是個最典型的代表遙

葉白鹿原曳問世十多年來袁保持著持續不斷的銷售和話題袁印數累計130多萬冊袁各種評論文章已無法統計遙 話劇葉白鹿原曳的上演袁更是掀起一個新的葉白鹿原曳熱遙 而這十多年來袁作家陳忠實不斷地出現在人們期待的目光裏遙 他對於大眾袁對於文學愛好者堯研究者袁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鑰他是被人們神化了的偶像袁還是一個平凡的人鑰 在重重光環的映照下袁在文學的身份變得邊緣堯模糊的當今袁他在思索著什麼鑰 他的欣慰和煩惱是什麼鑰 他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斑斕姿彩鑰 讓我們一起和他對話吧遙

周瑄璞淵以下簡稱周冤院葉白鹿原曳相對於您此前的作品袁在文學觀念上袁思想深度上袁代表了哪一個層麵鑰 是否認為葉白鹿原曳達到了臻美的境界遙

陳忠實(以下簡稱陳):《白鹿原》是我小說創作又一次突破的作品。每個作家的創作曆程,都在尋求突破和實現突破。每一次突破,既意味著一種新的藝術表述形式的呈現,也意味著對生活體驗的深化和獨立發現。我自發表小說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的較長時段裏,小說創作可以說是與生活發展同步,都是對眼下發生著的生活現象做出回響式的反映,現在我可以在那些小說的閱讀裏,回憶新時期以來疾驟變化的重要的社會事件。到1982年秋天,我寫出中篇小說《康家小院》,應該是對之前的那種同步感應式寫作的一次突破。從這個中篇起始,我探索人的情感世界的複雜性,探索我所熟悉的地域原生形態的生活意蘊,包括貧窮和落後裏潛存的詩意和人性美,爭取展現生活的厚度和深度,把此前作品裏較為直白顯露的意指化為一種情感體驗。這種探索持續了五六年,直到《白》的創作意圖的萌發,應該是我對生活的理解和體驗又進入一個新的層麵,有了自以為頗為新鮮甚至驚訝的發現,實現新的表現欲望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強烈。當然有藝術形式的探索,也不再滿足此前中短篇小說的表述形式,包括語言,都必須尋找到能夠負載已經意識到的生活內容的新的藝術形式。應該說,《白》是我小說創作截至90年代初的探索結果,是從70年代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突破所實現的一次長篇創作。

我無論如何也還不至於愚蠢到或利令智昏到會以為它“臻美”。盡管讀者和評論界給予了巨大的關愛和評價,我仍然清醒地思考那些批評性的文字。

周院目前袁中國當代文學麵臨的整體性問題是什麼鑰外界對陝西文學界有一些相當尖銳的批評袁比如說他們對當今時代的審美堯觀念上的落伍遙總體來說還是在寫農村遙 您對此怎麼認為鑰

陳:中國當代文學呈現著前無古人的繁榮景象,年均出版800—1000部長篇小說的數量,已持續多年,應該是世所罕見的繁榮局麵。對於小說創作尤其是長篇創作的神秘感,是一個徹底的顛覆。我說不準“麵臨的整體性問題”,這是一個太大的問題。我向你和大家推薦《光明日報》7月5日頭版頭條發表的雷達的文章《當前文學創作症候分析》。這篇論文對當代文學創作尤其是長篇小說創作的見解,在我感覺是切中症候的,是高屋建瓴的灼見,甚至有振聾發聵的力度。我自覺沒有這樣深刻透徹的見解,所以建議你讀雷達文章以作參考。

你說到“外界對陝西文學界有相當尖銳的批評”,我把握不準批評“尖銳”到怎樣的火色,也不知道“尖銳批評”的內容指向,僅依你列舉的“時代審美、觀念上的落伍”,我也很難判斷。就我閱讀本省一些頗具代表性作家作品的印象,他們一個和另一個的審美傾向、對生活審視和體驗裏所呈現的觀念和意識,差別很大,誰也不類同於誰。他們本身就不存在一個共同的“審美”和“觀念”,更無從談論其前沿或滯後了。你歸結到“總體來說還是在寫農村”,問題所指就比較具體也比較明晰了,我可以說話了。

我以為一部優秀的作品,既在於他寫了什麼題材,更在於他對這類題材寫出了什麼新的前所未見的內涵。誰恐怕也不會簡單到認為“還在寫農村”就“落伍”,寫城市生活就一定前衛。“二戰”過去60年了,世界上創作出版了多少反映“二戰”的小說,拍攝了多少電影,現在仍然有新的長篇中篇小說在出版。已經成為了過去的舊題材,卻在新的思想視點透視裏折射出令人震驚的力量,讓人類重新理解更深刻反思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曆史事件,依然被那些對生活自覺承擔著責任的作家藝術家開創著。中國一直是一個鄉村社會。曆經大小十三個王朝國都的西安,到解放前夕不過是一個集中著較多人口稍大點的村鎮。尚不足30年之前,我工作的西安東郊的生產隊的馬車長驅揚鞭,驕傲地輾過坑坑窪窪的東西大街的街道,響鞭在殘破剝落的鍾樓金頂上回響。50年前我在西安東關讀初中,學校後院居然有狼出現,嚇得同學晚上不敢上廁所。西安的現代化外景,不過是最近20年才形成的這般壯麗模樣,對這個已進入現代文明節奏和新潮情感的城市,作家們當會有強烈而又新鮮的體驗,形成自己的小說。但不要排斥寫鄉村題材。中國鄉村一直負載著這個民族精神和心理上最輝煌和最痛苦的記憶,直到今天,仍是生活發展中引發疼痛的敏感點之一。我隻是期待有獨到體驗的作品,也相信那種負載著民族精神和心路曆程的作品,肯定會被當代或後來的作家創造出來。

周院請說一下陝西文學在全國文壇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鑰 在西部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鑰 和全國其他省比較怎樣鑰 它還是中國的文學重鎮嗎鑰

陳:陝西是一個文學重鎮,主要指當代文學。新文學和現代文學的開創者奠基者和卓有建樹者,多為南方人,我們常說的最具代表性的“魯、郭、茅、巴、老、曹”,其中僅老舍一位是北方人。陝西在現代文學史上最具影響的一位作家是鄭伯奇先生,長安區人。當代文學我說陝西是一個重鎮,有兩條因素,首先,有一個對當代文學做出重要著述的作家群。“文革”前的十七年和“文革”後的新時期,陝西都形成了在全國有廣泛影響的作家群體,恕我不一一列舉,那將是很長的一串名字。再者,這些作家現在仍然被讀者和評論家頻頻論說,稍微了解陝西文學的人都很清楚。他們作品的影響,不僅跨越省界,有的被譯介到國外。另一條因素,是產生過一個時期最具思想深度和藝術魅力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可以當做一個時期當代文學的標誌性成就,譬如《創業史》在十七年農村題材的諸多小說裏,應該是至今依然被公認的一部。杜鵬程的《保衛延安》在許多寫解放戰爭題材的小說中,也是這樣品格的作品之一。路遙的《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賈平凹的《浮躁》和獲得南北評論界廣泛好評的《秦腔》,都是新時期文學最重要的作品。作為一個省的文學,能擁有這樣令人注目的作家群體和廣泛獲得好評的作品,就應該構成一個文學重鎮。現在的狀況,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新時期躍出的這個作家群體,還活躍在文壇上,盡管路遙、鄒誌安等幾員大將早逝,但五十歲左右的一撥作家的勢頭依舊強勁。我近年比較關切的是四十歲這個年齡檔上的青年作家,人數很多作品也很多,在省內文壇形成了影響,在全國文壇聲音微弱。期待他們的聲響早一年影響到中國文壇去,以自己獨特的聲音。

我向來不與其他省市作比較,更不做排列名次的愚蠢事。一個省的GDP是可以排列的,文學是難以如此排位的,至今尚未見到任何一位高人對中國當代文學排出各地域的名次來。我倒是想強調一點,可以稱得文學重鎮的省有許多,絕不止陝西一家。我們不能把自己囚在潼關以內自吹自擂自我欣賞,更不可自己給自己排座次,文壇畢竟不是水泊梁山。自信是進行藝術創造最可靠的精神品格和心理素質,而自吹“自排”卻滑到不健全的心理形態去了。

周院很多人對您文學的師承很感興趣袁拉美文學堯俄羅斯文學堯歐洲文學中袁您受哪一塊文學的影響更深呢鑰 有沒有具體到哪一位或哪幾位作家鑰

陳:我崇拜的第一位中國作家是趙樹理。我在初中二年級的語文課上知道了趙樹理,並到學校圖書館借閱了已出版的趙樹理的幾本書,這是我有生之年第一次借閱文學書籍。兩年後《創業史》在《延河》連載發表的時候,我崇拜的第二位中國作家柳青,一直延續到今天,仍是崇拜和敬重。崇拜一個作家,主要是接受其作品的熏染和影響,還有對他的精神人格的仰慕和尊敬。我接受翻譯文本的影響也比較早,在愛上文學的同時(即初中二年級),借著暑假閱讀了《靜靜的頓河》,這是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小說。當時給農業合作社的牲畜割草掙工分,坐在村子背後的山坡上,常常把腳下的灞河川道想象成頓河草原。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我持續閱讀蘇聯作家的作品,高爾基不用說了,蕭洛霍夫的長篇和短篇我幾乎全部讀了,還有柯切托夫寫蘇聯50年代以後的七八部長篇。再如瓦西裏耶夫、艾特瑪托夫、拉斯普京、沃羅寧等名家的作品,凡翻譯過來的都讀了。也讀過包括海明威、傑克·倫敦等美國作家的作品。還有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全部翻譯小說。到80年代中期,讀過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之後,我又讀了拉美幾個國家幾位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我還是以為《百》是最耐得閱讀的史詩。所有這些我曾經喜歡的作品,都對我的寫作產生過影響,很難分清誰更深誰次深或誰重誰輕了。這些作品不僅提升我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擴展我的藝術視野,也擴展我看取生活和社會的視角。我曾在前年末寫過一篇較長的這方麵內容的文章,《借助巨人的肩膀——翻譯小說閱讀記憶》,獲得《長江文藝》年度獎。

周院您愛不愛詩歌鑰 您和詩歌的關係怎樣鑰 對當代中國詩歌有了解嗎鑰

陳:我在愛上文學的初中二年級就開始寫詩。我一直寫到上世紀60年代中期,不斷向報紙副刊投稿詩歌和散文。《西安晚報》一位副刊編輯對我談話,讓我往後以散文寫作為主,先行突破,再觸類旁通。他直言不諱地告訴我,詩歌寫得不如散文。我後來就側重寫散文和小說了,仍然忍不住時常會寫點詩歌,卻不敢投稿。當我的短篇小說引起關注(70年代中期)以後,基本不再寫詩歌了。直到90年代以後,偶爾寫點古體詩或詞,卻因平仄的難以把握而受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