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維四月,一場大雨過後,深山煥然一新,白色霧氣在山嵐之間奔走翻湧。
青石的山間小道在雲霧群山之中宛如小蛇,著青衣的男子便從那層層疊疊的霧氣之中行來。
他約莫二十出頭的模樣,身高七尺半有餘,頭戴束鬢冠,腰佩通透紫玉,足下青色雲錦織就朝靴,背負一柄三尺長劍,青翠革製劍鞘用細色銀線係在胸前,氣質出塵,飄然仙風,穿林趕雨急行,青衣上片葉不沾,此時束手而立,腰背筆直,端如蒼鬆,一雙眼眸凝視看去,溫潤爾雅,清清朗朗,端的是如玉君子,
“子由,你可要好好看看,這巫山雲雨,可是巴蜀一絕。”
青衣男子轉過一處山坳,停住腳步,柳暗花明,這山坳之後,一處山崖平地而出,山崖臨江而立,遠去江曲折繞,一分為二,雲霧繚繞,一座高峰兀立其中,宛如嬌羞的少女在白色的輕紗中回眸觸鼻嗅那青梅,正是令楚襄王神魂遺夢的巫山神女。
青衣男子身後緊跟的卻是一個身著皂莢色短衫的仆人,這仆人束發之齡的年歲,青絲垂鬢,天庭飽滿,突如鹿角,許是不耐這雲雨來而往複,趕雨急行,駐足便彎腰喘著粗氣,聽見青衣男子的話語,不由拍了拍胸口喘息道:
“公子,這巫山雲雨小的怕是看不....下..下去了,哎,這雨來了又走,我看不如叫巫山賴雨。”
許仙聽了,不由無奈搖頭,回頭看著因趕雨急行,稍歇便手忙腳亂整理淩亂衣衫的子由,笑問道:“這雲雨又如何招惹你了,憑白攤上這個名號。”
說完也不等後者回複,蹙著眉頭看那在雲霧中起起伏伏的山脈,過了片刻呢喃自語道:“我在王屋山追隨師父學劍,月前方才有成,準許下山回家探親,巫山鬼老又如何知道我的蹤跡,更寫信一封,約在巫山相續。”
許仙說完,從懷中掏出一張信紙,暗黃色信紙上紅色朱砂小字宛如小蛇,邊緣有些褶皺,許是多次取出翻閱。
“命裏有時總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許仙不由念叨出聲,
“不知這兩句對聯究竟有何玄機,罷了,馬上便能同那鬼老相見,問個清楚便是。”
許仙凝神將信紙翻來覆去看了幾次,思索良久,一無所獲,收了信紙,對著子由道:“巫山鬼老是巴國失蹤已久的大祭司,前朝之時,巴國仰仗鬼老高深法力,同當朝太祖皇帝爭奪天下,可惜太祖皇帝天命所歸,諸多劍仙相助,約鬥之中,鬼老被峨眉上輩老劍俠青菱仙子所傷。至此了無蹤跡,這次寫信相邀,你我可得小心行事。”
“知道了,公子,我定能護你周全。”
許仙不由輕笑:
“到時可得仰仗子大仙的高深法力。”
說完也不待後者氣急上前追打,當先踱步向著山林更高處行去。
清晨的山雨來了又去,到了正午時分,豔陽高照,寒峭的氣息便一掃而空,天氣好轉。青衣男子帶著小仆人叩響了門扉。
這是一座依偎在溪水河畔的竹製小屋,小屋依山勢起伏而建,屋後的山嵐種滿毛竹,毛竹是巴蜀的特產,聞雨而出,依風漸長,往往不需幾日,便可出落的挺直修長。
新雨過後,靜謐的山野變得喧囂,聲聲入耳,子由按耐不住的左顧右盼,對那竹巔的小鳥興趣頗豐,又對那吊墜在竹簷的風鈴好奇不已。
許仙卻不為所動,他低頭駐足,背負著手,看著門扉上的對聯。
這對聯似有些年歲了,墨跡模糊,但字跡尚可辨認,正是數月前自己所收到書信上的兩句話。
“命裏有時終需有,命裏無時末強求。”
門扉半響才開,許仙抬眼望去,不由一愣,開門的是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少女著一身素白的衣衫,小腿上墜著青綠色的玉石,抬腿舉步,連佩叮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