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事 隱者當先】一、寫在《畫魂圖》之前(1 / 1)

本故事力圖倡導武俠小說的“俠”字。因過往的武俠,往往多武而少俠。而俠義精神,作者認為實是中國傳統文化千餘年來縷縷不絕的傳承。

本書中作者創立的門派“隱廬”,其實是暗喻我國幾千年曆史延續之中,每當國家民族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作者認為這就是一種俠,就如金庸先生所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而隱廬之所以為隱,便是因為其三十二字歌訣所唱的“天下有事,隱者當先。四海清平,散若雲煙.富貴功名,浮塵糞土,為人本份,在我心間!”

意謂其在天下太平之時,隱者均為世間之販夫走卒,盡如古人所說“仗義每多屠狗輩”。

民族危難之際,廟堂上高官避易,反而是江湖間英雄輩起,挽狂瀾於即倒。這種現象似乎並不是某一朝某一代的特例,反而是我國曆史上幾次民族危機出現時,絕無例外,都會出現的事實。

我有時候想,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傳承,多賴於這些原本在太平盛世時,隻可能是人世間普通一員的英雄人物了吧。

更是因為如此,中華民族才數千年來始終屹立,成為人類曆史唯一不曾斷絕煙滅的古老文明。爾今更煥發生機,逐步回歸祖先在世界文明中應有的位置。

作者有時候想,怎麼去紀念這些綿延千古,燦若星辰的英雄人物呢。他們互不相識,間隔百年千年。然而他們仿佛有一種特有的精神,將之始終串聯。

也許,這恰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可貴之處,在我們民族身上,時間,空間都不曾成為彼此的距離。千年前的中國人,與今天的中國人;本土的中國人,與遠隔萬裏的中國人。在同樣文明的浸融之下,從來都不曾陌生,從來都有同一的使命。

因為我們的文化,成為一種獨有而統一的信仰,支撐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堅定著自己的身份認同。

因此,作者在寫本書的時候,腦中突然誕生了一個門派,那就是隱廬。用這個隱廬,將我心目中的英雄,聚一廬而隱,以本書而彰,不亦快哉?

謹以“隱廬”,向中華民族曆史上各朝各代維護中華文明和曆史完整的,不曾斷絕的英雄們,致上最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