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首相8(1 / 2)

巴西的裏約熱內盧約翰城堡。

這裏雖然叫約翰城堡,但是實際上卻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產業。作為世界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手段簡直可以通天,這座占地上萬平米的城堡外表普通,其實內在卻簡直如同戰爭堡壘。

美輪美奐的歐式城堡和堡壘中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卻都臉色陰沉,世界局勢的發展已經超脫出了他們的掌控之中,原本他們推動歐戰,其目的是為了毀滅獨立的德國金融體係,從而徹底雄霸世界金融。可是東亞的中國出現的劇變是他們萬萬沒有料到的。

羅斯柴爾德家族原本以為中國就算從此取得獨立,他們要生存仍然難以抗衡西方打造的世界秩序,畢竟中國的工業能力還很弱。可是他們萬萬沒料到中國的發展簡直是井噴爆發,不對,應該是說如坐火箭一般,更要命的是,他們沒有料到中國強硬的向同盟國出口物資,甚至不惜威脅整個協約國,就是為了取得發展所需要的設備和技術。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幾乎無所不能,可是那隻是幾乎,而不是絕對。就算羅斯柴爾德家族影響力再強,也絕對強不到能讓英法政府冒著極可能戰敗的危險向中國開火。要知道中國的軍工能力雖然和第一流的強國相比還有所不如,但是中國的軍工簡直一直是在滿負荷開動,中國龐大的軍隊正在不斷向全麵的製式化發展,製式化就意味著後勤壓力的減輕,一百萬的裝備製式化部隊絕對不會比兩百萬雜牌裝備的軍隊差,尤其是打消耗戰的時候,一個龐大一千多萬平平方公裏領土的中國,想快速被擊敗可能性更本就等於零。

中國的皇帝領袖王猛絕對是個超級強硬和危險的人物,他仿佛無所不能。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看來,王猛身後絕對有個神秘的財團支持,甚至還有個龐大的探礦隊伍,有個無比睿智的智囊團。可是他們砸下不少錢,能得知中國的資源開發都是王猛做出的指示,開發礦產和建廠幾乎同時動工。然而他們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出王猛背後的勢力,這讓他們感到膽戰心驚。

戴維德、阿道夫、沃爾特等為首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精英愁眉不展,這絕對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結果。如果早知道這個局麵,他們絕對不會推動歐戰,或者不會在這個階段推動。因為德國雖然掌握了金融,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仍然在德國金融界具備很大的話語權。可是在東亞的中國經過金融改製,他們完全插不上手,甚至數次折戟。

“先生,倫敦急電。”一個家族成員有些驚慌的衝進來。

沃爾特臉色很難看,他當下就想斥責,要知道家族高層會議絕對不是這麼輕易能打斷的。這個規矩相信每一個家族成員都知道,可是來人還打斷了會議,而且顯得這麼驚慌。

每一個人心底都一涼:出大事了。

果然,戴維德等看到電報,當場就變了臉色。半響才沉重地道:“中國人外交部已經通報各國,由於西方的貨幣在迅速貶值,中國將不再接受西方貨幣,在貿易的時候隻收華元和金銀等硬流通貨幣。”

沃爾特氣憤地吼道:“該死的,中國人這是想挑戰世界的金融秩序。不可饒恕,絕對不可饒恕!!!”

貨幣戰爭是沒有硝煙的戰爭,羅斯柴爾德家族作為猶太財團對白人世界也並沒有太多的歸屬感,因為西方排猶事件也屢屢發生。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不惜挑起西方世界打大戰,對於西方世界的人死多少,他們並不在乎,甚至會開心。他們的目的是讓西方世界在無法承受的情況下,同意猶太人建國,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國家,而不再流浪,讓廣大猶太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一旦建國,他們就可以用龐大的財富將猶太國家打造成世界上一流的軍事強國。曆史上他們成功了一半,因為英國最終同意了猶太人建立以色列,之所以說一半,那是因為隻是口頭同意,並沒有在戰後落實。可這也激怒了猶太人,才引發更大的經濟危機,最終猶太財團策劃推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不是美國財團瘋狂向德國輸血,為幾乎崩潰的德國打造龐大、先進的戰爭工業體係,德國就算想打也沒能力發動世界大戰。

金融就是猶太人的最強大的武器,挑戰金融秩序那就等於挑戰猶太財團的底線。

阿道夫森然道:“我們應該加大對中國國民黨的支持,盡可能的讓中國陷入動亂。畢竟中國還是有不少人向往民主的,隻要中國陷入內鬥,那麼他們的發展將受到延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