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八章-6(1 / 2)

他見光華門等處依然沒有得到充分修繕,還殘留著當年南京保衛戰的遺跡。據說日軍很重視光華門一戰,特意保留了不少當年戰場的遺跡,還專門繪製地形圖,以供軍官觀摩學習。反觀中國,對這一戰卻無詳盡記述,更談不上深入研究了。

他登上城門,天際白雲蒼狗,城池虎踞龍盤,河山依舊,卻早已物是人非,望著被戰火熏黑的城牆和累累的彈痕,遙想當年大哥壯烈成仁的場景,追昔撫今,感慨萬千。聽說南京每逢月黯風急時,這城牆總有萬千亡靈的悲嗥在回蕩,有汩汩的血淚在濡滲……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受降儀式在陸軍軍官學校禮堂舉行,畢業於這所學校的大哥泉下倘若有知,也該當瞑目了!

玄武湖水波灩瀲,湖中的梁洲、翠洲一株株櫻花樹正迎風搖曳,日偽時期日本人從日本國內移植一百多株櫻樹至此,櫻花樹雖美麗,卻是日本侵華的象征。

**上還遇到一群趕著馬車的日軍,馬車上都是些陳舊的被褥等生活器具。這些日軍衣衫破爛,無精打采,見到衣著鮮明、裝備精良的新6軍,他們立刻畏縮在一邊,把馬**讓開,個個垂首低眉,不敢與中國軍人對視,侵略者往日趾高氣揚的氣焰此時已蕩然**。這讓華連孝大感解氣。

這些天也有讓他不舒心的事情。

繳械之時,日軍將輕重武器、器械車輛等,擦得幹幹淨淨,其遵令呈交的多項表冊,對人員、馬匹、彈藥、被褥等各種物資造冊數字清清楚楚。營房馬廄,也打掃清潔,水電設備,俱都完好。然而,國民黨軍接收後,卻因管理混亂、貪汙風行,許多物資設備損壞遺失,馬匹大量死亡,其雖為勝利之師,其紀律竟然不如敗軍嚴整,日人聞之,不免暗中竊笑,對輸給中國的不服氣之感,更是有增無減。

華連孝曾與一日軍少佐交談,日軍少佐說,停戰後中國官民對日軍、日僑的態度“出乎意料的良好”,他認為“這與中國人溫良寬厚的民族性格有關。作為受日本傷害最大的國家的領袖,蔣介石8月15日所作的‘以德報怨’的廣播演講,與當時斯大林‘討還日俄戰爭之仇’的聲明形成了鮮明對照。”

談到以後中日兩國的未來時,該少佐誠懇表示以後的日本不能再走侵略他國的老**,但卻堅信日本會重新從廢墟裏振作起來,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的新日本。當華連孝問及他對中國的未來有何看法時,這個少佐微微一笑,隻是淡淡地說了句:“要努力。”

華連孝聽了滿不是滋味,他感到,日本雖然戰敗了,但一些日本人的骨子裏卻仍然對中國保持著傲氣,日本並沒有對中國的勝利表示誠服。

日軍在南京郊外建有大大小小好幾個祭奠亡靈的神社,有一個就設在公**邊,一排排木製方格存放著日軍陣亡者的骨灰盒,還嵌有照片,特別惹眼。中國軍民莫不憤慨,新6軍便派人去拆這個日軍靈堂。這時,不知哪裏跑來十幾個日本兵,圍在門口不讓進,隻是一味鞠躬。新6軍的士兵不管,硬要往裏衝,一個日軍軍曹居然當場拔出匕首把自己開了膛,鮮血內髒流了一地,把圍觀的中國老百姓嚇得四散而走。士兵們無奈,隻好將這事上報到師部,後來經協調由日軍自行拆除才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