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文學即人學,無論哪種文學形式都是人學的綻放。
我們選擇以這種形式創作,最重要的動力出自對電視劇形式的內心摯愛。一部精彩的電視連續劇帶給人們的震撼,不僅來自故事情節及其人物的視覺衝擊,更重要的來自組合這種多元素的編劇和導演。
您眼前這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文學劇本的原創路徑,包含著我們幾位作者收集素材、實地考察、體驗生活和精選造型的艱辛曆程。所以作品中所展現的各個人物原型和環境安排幾乎都來自周圍熟悉的現實社會生活。正因為這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從一開始就不像是嬰兒或醉漢一樣,搖搖晃晃地闖進現實衝突中,而是顯示出牢固的人物基礎、環境淵源,並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從人物塑造意義上講,更多地體現了一種經驗傳接和智慧的升華。
另外,作品中故事情節的安排,不是一個人一個故事地講,把它變成“蘭州拉麵”越拉越長,而是力求用“點彩式”的方法,打碎故事框架,將碎片重新組合,並不追求線的連貫,而注重麵的鋪排。我們也不刻意製造高潮,而是側重再現“一片生活”;也不在一個點上精工細作,而是把營造人物生活氛圍放到突出位置。這樣安排的最終用意是要在大家麵前呈現一幅翰墨濃彩而非是精細剔透的畫。但就從作品文字本身來講,每字每句都是在我們心血裏煮過的,在熟透的語言氣息裏可聞到人學的真諦。何時把這部電視文學變成真正意義的熒屏電視劇和大家見麵,讓黃河金岸的美妙風光、人文景觀以及從石頭縫裏長出的硒砂瓜、紅棗、紅蘋果、紅枸杞、紅葡萄等河岸特色水果給觀眾帶來視覺衝擊,才是我們的唯一願景和創作初衷。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作品中的青年主人公馬劍波、田金濤、浪花、田小漫,大學生何麗、曾偉代表著一代新生力量的茁壯成長;果子寨張書記、橋頭鎮王書記、老紅軍、老支部書記等一係列前輩人物的出現代表著不同意義的政治任務和組織保障,也是一代新人成長的重要基礎。
一部好的作品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此作品也不例外。作品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希望讀者給予誠懇的指正並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表示真心的感謝。
王添明馬光華王君
20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