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海接到導彈旅同誌們的意見後,召集了軍政府測繪部門工作人員,了解到我們四川軍政府測繪部門也是才組建,搜集來的全國各省份地圖基本上都是1:500萬比例,這個地圖可以說是漏洞百出,馬大海隨意挑選了份成都市地圖,他娘的,1:500萬,地圖上隻能看到大的公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大型目標標注,一些歪七八糟的線條讓人看著惱火,連一些巷子都找不到,這能用來作為軍用地圖?馬大海氣的沒有出聲,冷靜下來後安慰了測繪部門同誌,畢竟我們國家在晚晴時期落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時間,沒有政府組織牽頭對國內城市進行測繪,哪能有1:25萬比例的高精度地圖呢。
馬大海讓司機驅車到了導彈旅基地,看了同誌們演練,隻見測量小組架設著測量儀器,有經緯儀,測距儀,小組人員共7人,一人負責架設儀器觀測,一人記錄數據,一人拿著塔尺在測量人員指揮下不斷挪動著位置。另一個小組工作人員則圍在一副1:25萬比例的軍用地圖前進行著圖上作業,首先由指揮員提供敵目標方位。指揮員獲得的數據由派遣到敵方的偵查人員觀測下,用電台報告了敵人目標經緯度,然後己方以導彈為基點,確定經緯度,圖上計算組人員很快會根據軍用地圖位置算出攻擊距離,然後再根據導彈攻擊高度,速度,計算出導彈仰角,以及設置參數數字,向指揮員報告最終數據,最後由指揮員下達命令,由兩名操作人員在發射位置用手動方式設置儀表參數,然後進入下一步操作。
戰士們經過熟悉操作了幾次,已經從剛開始的1個多小時準備時間縮減到了40分鍾,已經很了不起了,馬大海鼓勵同誌們要好好訓練,平時多訓練,戰時少流血。
這條經典語言,很快被張政委製成橫幅,掛在了顯眼的地方作為警示。
“馬主席您來了!”
“嗯,拿個地圖是怎麼回事?”
導彈旅旅長李盛清說道。
“首長您看,我們用的還是1:250萬比例的城市地圖,有的還是1:500萬,增加了我們偵查員的工作難度不說,耽擱了我們很多時間,還有測距也不準確,我建議,必須得成立我們自己的測繪局,對全國防區進行網格式劃分,軍用地圖比例必須精度到1:20萬,但是時間需要很長,短則幾年,多則十數年,不過我倒是有個想法,我們解放武漢時,在日本洋行找到幾份我國的軍用地圖,是日本人測繪的,居然精細到了1:5萬比例。”
“我的老天爺,這個精度好高啊!”
馬大海看著日本印製的軍用地圖,準確到了上海市的每一條街道,以及哪裏有電杆口水井都有標注,範圍之廣,可以說是覆蓋了整個上海市。
隨著細看地圖,更是讓人震驚!
馬大海是第一次看到日本畫的上海地圖居然這麼精密、詳盡、準確、清晰,其驚心動魄、毛骨悚然的感覺,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首先叫馬大海十分驚訝的是它作的比例尺竟然是5萬分之一,這就是說,地圖上的1厘米等於實地的500米,在作戰地圖當中這是最精密最實用的了。一座山丘、一條小溪、一個村莊、一塊水田、一條小路、一座廟宇,一片樹林……都在圖上畫得清清楚楚。地名一律用漢字,山頂製高點和山腰等高線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標明了若幹米,所有的道路也都標明了分段裏程……即使以測繪的工藝水平來衡量,這張地圖也堪稱一流,清晰而精確地丈量出我國大好河山的山山水水。然而,這張中國地圖卻不是中國人畫的,而是日本人為了要在中國本土上作戰畫出來的!圖上明目張膽用漢字注明“大日本陸軍總部繪製”等字樣,而且還標著製作日期“大正八年”(1919年)!
馬大海放下地圖,狠狠用拳頭砸在桌上說道。
“李旅長,說不定我們的圖書館還能找到一些抄家時候的舊書,說不定還有這樣的地圖呢,小鬼子謀劃我中國不是一兩年了,或許能在日本人那裏找到一些,給我半月時間!”
“主席,那真是太好了!”
李盛清說道:“如果有1:5萬的軍用地圖,可以省了再次測繪的工作量,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還有時間。”
馬大海回到別墅,立即電令防區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全力收集日本印製的中國地圖,1:500萬、1:250萬、1:200萬、1:50萬、不管多大比例,越多越好,地圖比例尺寸越小的越要收集,收集地點無論圖書館,還是舊書市場,全部找來。
馬大海政府搜集日本測繪的高精度中國地圖,可以說是越來越急迫感。
還別說,就在當天,在萬縣一個圖書館裏,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向當地政府移交了一份日本人測繪的惠州地圖,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