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獨在異鄉為異客(一)(1 / 2)

“青鳶,蘇嬤嬤讓你過去一趟。”

“噢!來啦來啦,我這就去,謝謝笒姐姐!”一個身穿緋色的女子從屋內走出來,對著院子裏穿紫衣的女子笑道。

“不用客氣。”笒眉轉身離去。

這是顧青來到這裏的第五天,那天在機場見到那個奇怪的人後,那些複雜詭異的畫麵讓她眼前發黑,醒來時便發現自己穿越了,穿在了一個名叫青鳶的……丫鬟身上。

而此處是一座王府,睿親王府。王府的主人是先帝的第四子步驚鴻,二十歲。雖然還沒有見過,但從其他丫鬟的口中便能想象此人是怎樣的一副麵容。

因為府裏還沒有女主人,所以這座府中丫鬟婆子並不多,加起來總數也才二十來個人,丫鬟的等級由服裝來分別,一等丫鬟也就是大丫鬟穿淺紫色,二等丫鬟穿緋色三等丫鬟穿藍色,更多的是小廝與侍衛,哦。還有兩個年過五十的管家,一個管內一個管外。剛剛提到的蘇嬤嬤算是府裏丫鬟婆子的總管,不久後是王爺母親淑慧太妃的壽辰,應該是找她去吩咐一些事宜的。

青鳶(短期內就稱作青鳶)出了院子,來到後府的偏廳中,蘇嬤嬤果然在這裏等著各院的大丫鬟前來。蘇嬤嬤已年過四十,是淑慧太妃陪嫁的丫鬟,已伺候太妃三十餘年,深得太妃看重。本來因級別青鳶是來不了的,但這幾天她將蘇嬤嬤吩咐的一些事做得很好,且有著與旁人不同而別出心裁的觀點,遂,蘇嬤嬤在有些地方想聽聽青鳶有什麼看法。

不久,各院的大丫鬟都來了。

“不日便是太妃娘娘的壽誕,因著王爺與太妃的意思,不宜太過鋪張,符合禮節就好,這裏是一些章程,你們先看看,若有更好的意見,我蘇嬤嬤也是會采納的。”站在前方的蘇嬤嬤從身後丫鬟的手裏拿過一疊紙張,遞給她麵前的紫衣丫鬟手上。

因為人少,不一會兒紙張便到了青鳶手中,她仔細翻來看了看,又細細疊好遞給身邊的人,便略微垂下頭思索著。

其實淑慧太妃年僅四十九歲,但因習俗的緣故,便在今年祝賀五十大壽。

據青鳶所知,“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合稱“五福”,而長壽為五福之首,尤顯得格外重要。按照中國古代的習俗,祝壽的流程可謂繁多而複雜。

前幾日便要開始準備壽燭、壽桃、壽麵、壽糕、壽聯、壽畫等。壽燭為紅色,長一尺左右,重約一斤,蠟麵上金色的“壽”字或鬆鶴圖。壽桃又稱壽包,是壽誕的主要禮品,要有一百零四隻,意為“出頭出腦”。長壽麵,壽日吃麵,取“綿長”之意,以祝壽星延年益壽。慶壽的前日家裏要設壽堂,高掛“壽”字、壽軸、壽星和壽聯等,壽星是分管長壽的神,被畫成老人的模樣。壽辰當日淩晨要祭神,主人款待賓客時“早麵晚席”,有的大戶做壽時還要演步堂戲,以顯示其豪華富有。

壽宴剛開始時,壽星要吃鴿蛋(或以雞蛋代替),因為鴿蛋是個“圓蛋”,“圓蛋”與“元旦”諧音,表明人生中新的一歲又到來了。宴畢,向四鄰分贈壽包、金團。

這個世界雖然不是中國古代,但其實習俗都大同小異,隻有些許細微之處略有不同。既然說不必鋪張浪費,那麼其實就按這種流程也可以,不過那步堂戲就不必了。

別問青鳶為什麼會知道的這麼詳細,全因個人愛好。顧青(青鳶)在現代時,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至少有五個小時是在閱讀中國古代史。如《中國古代習俗》、《中國古代禮節》、《古老的中國》等等。因為父親是文學家(主修中國曆史),母親是戲曲家的原因,顧青從小對中國曆史特別感興趣,也樂於學習了解,所以,對於古代中國,她多方麵都有所涉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