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說大宋,不說大順,而隻是說大漢,這樣就能激起城上大軍對於漢民族的歸宿感。
大漢民族當年雄風蓋世,滅八荒掃六合,宇內無人相抗。當年漢代霍去病將軍北征朔漠,遠驅匈奴於千裏之外,何等雄風?漢代那句“明犯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激起了多少代漢民族兒郎的熱血?
奈何千年以來,大漢民族逐漸勢微,漢唐之交,有五胡亂華。唐宋之際,有五代十國,大多為蠻夷之族所建,我泱泱大漢屈居一隅,大漢兒郎心中憋屈,何時能解?
宋代太祖以武立國,經常將以前大漢民族的輝煌宣揚軍中,以此來激揚士氣。雖然後來曆代皇帝皆重文輕武,但是大漢熱血依舊流淌在軍中將士的血脈之中。
城外大順軍隊皆吼起:“驅除韃虜,還我河山!”
天地間一片肅穆,城上兵士有感而發,跟著城外大順軍吼將起來。不知何時,雙方士兵眼中皆流出熱淚,這是我大漢千百年來所凝聚的力量,一種精神在血脈之中產生共振,突然發現這天下的大漢軍士皆那般可親可敬。
襄陽城的大門在雙方熱淚盈眶的吼聲中緩緩打開,一騎當先,來到張仲文等人麵前,抱拳道:“大宋襄陽城守將羅士敬迎候眾位大漢將士!”
“請!”“請!”
有些時候男人之間的感情不需要太多話語來表達,這天地間轟鳴不已的聲音就是聯係他們的紐帶。
在羅士敬的帶領下,張仲文等人進入了襄陽城。本來以為的一場血戰,卻在這般情況下奪回了襄陽城。
雙方戰士有了先前在城外的精神交流,沒有隔閡,雙方見麵如同多年未見的好友,把臂言歡。
許子慕神識查知這一切,眸中有些濡濕。前世漢民族對於大和民族的仇恨他未曾親身經曆,並不是多麼了解,這次感知到大漢兒郎對於本民族的那種歸宿感讓他感動。
對完顏萍道:“萍兒此次的計謀可算不俗,居然這麼輕易地就讓大順拿下了襄陽城。”
她也有些感慨,這裏距襄陽城並不太遠,她也能用神識查探那邊的一切,道:“每個民族對於自身的歸宿感都是相同的。你們大漢如此,咱們女真亦是如此,就連蒙古也有那種歸宿感。”
她話中還未說完,那就是想不到的是你們大漢對於漢民族的歸宿如此強烈,要是當年女真一族有這般凝聚力的話,也不會那麼容易就給蒙古打敗。
其實漢民族何嚐不是如此。有人說漢民族中的兒郎一個人就是一條龍,一群人就是一條蟲。漢民族的驕傲讓他們在任何一個場所都能自強,然而也是這種驕傲讓他們容不得另外一個人也如自己一般強大,呆在一起的時候就勾心鬥角,相互傾軋。
千百年來,就是這種驕傲,給了其他民族多少可趁之機?
洪七公懶得理會他們二人在說著什麼,微閉這眼睛,用牙簽剔著牙齒。想不到芙兒那丫頭居然嫁給了這個家夥,到時候得好好敲詐他們一番,少不得去他莫愁山長混吃混喝一段時間。
PS:綺韻在這段裏加上了關於大漢一族的事情,不知有沒有些牽強,,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敢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心中感慨萬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