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本《朝日新聞》9月30日報道,兩名在中國遼寧省和浙江省被從事間諜活動的日本人被中國國家安全部門逮捕。
在中國境內,日本的商社和金融機構大大小小千餘家,它們遍布中國許多大中城市,日本情報機構利用這些有利條件,他們或親自下手,或利用中國雇員,從事各種情報搜集工作,其行為十分猖獗。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步伐的加快,日本更是從骨子裏把中國視為亞太地區的頭號對手。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必將會強化情報工作。
曾經公開報道的日本在中國的間諜活動就有,2005年日本人大林成行和東俊孝未經中國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中國擅自從事測繪活動,用GPS測量儀器和動態差分測量技術測量、采集中國境內的大量地理坐標數據,已經可以將數據精確到20至50厘米,完全可以用於軍事目的,這在世界各國都是嚴格禁止的。
2010年高橋定等4名日本人擅自進入河北省某軍事管理區並對軍事目標進行非法錄像。
《產經新聞》透露一名40歲的日本男子,於1999年同身為日本人在華遺孤的母親一起回到日本。1994年,日本外務省國際情報局官員就委托他從事對華間諜活動,而後該男子利用出差等機會,收集中國情報多達十餘次,並悉數交給日本外務省,每次獲酬勞10萬~20萬日元。該男子交給日本外務省的資料包括新華社的內部機密文件經濟決策情報、內部參考和國際內參等。
但後來該男子被捕時,除日本駐北京使館一職員看望過他之外,日本外務省沒有提供任何幫助。該男子稱,他在北京某監獄服刑七年回國後,外務省也沒有向他道歉。《產經新聞》的這篇報道說,對於該男子的指責,日本外務省拒絕發表任何評論。
日本媒體曾報道說,為加強海外情報搜集,日本正在積極擴充間諜隊伍,組建新的間諜機關,提高日本的情報搜集能力,為日本強軍、謀求軍事大國服務。僅2012年公布的日本財政預算草案顯示,年度日本自衛隊的防衛費用為4.813萬億日元。其中7.7億日元專門撥給防衛廳搜集海外情報的間諜機構“國際情報局”。
經過戰後年的發展變遷,日本逐漸形成了高效和經濟的官民一體間諜情報體係。在日本當局的大力扶持下,日本公民具有強烈的情報意識,政府十分善於利用社會力量做情報工作。它的情報機構很多,但各個情報機構都是各自為政,沒有隸屬關係,任務又各有側重。可謂是官、學、研、財界既各自為政,又在互相合作的體製下搜集最新情報。日本情報工作主要是緊密圍繞“經濟立國”這一基本國策,廣泛地搜集經濟情報。據估計,戰後日本情報活動的85%屬於經濟情報活動。同時,在其獲得的情報中80%來源於公開情報。對中國和亞洲地區的諜報工作是其工作的重點。
據有關媒體稱日本可能在中國進行間諜活動的人不下50萬!
由此可見,日本對中國的間諜活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日本亡我之心不死,在隱蔽戰線上,配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正在加大對中國的間諜活動,因此,中國務必提高警惕。防止間諜活動,中國每個公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
正是: 日本間諜很猖狂, 無孔不入習以常, 潛入中國間諜多, 提高警惕必嚴防。
以上信息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