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玉虛峰山勢險峻,百丈高峰拔地而起直入雲霄。自山腰以上峰身沒入濃濃雲霧,整座山峰被厚厚的積雪覆蓋,遠遠看去,仿佛一位身披雪袍的少女,盈盈嫋嫋,凝神而立。
傳說當年玉皇大帝見昆侖山脈綿延磅礴氣勢不凡,是人間距天庭最近之處,於是在昆侖最高峰修建了一座“軒轅宮”,下凡之際便將此處作為行宮休息遊玩。
玉帝的妹妹玉虛嫌哥哥占的地方太多,很不服氣,就哭鬧撒嬌,要哥哥分座山峰給她。玉皇大帝雖然脾氣不好又很專製,對於這個妹妹卻是尤為疼愛,便在昆侖山脈一座獨峰之上建了一座冰清玉潔、晶瑩剔透的宮殿送給她。玉虛一見,果然喜愛異常,遂用自己的名字賜名此峰,這便是“玉虛峰”的由來。世人崇美之心皆甚,為了紀念神女玉虛,往往叫做“神女峰”。
山峰頂上雲霧沉沉,山腰之處隱約一片平台,頗為廣闊,顯是人工往山體內擴鑿而成,平台之上倚著山壁又鑿出十餘所石屋。
這些石屋大小不一錯落有致,也算得一個龐大的工程,隻不知當時修建這些石屋耗費了多少人力。常年累積的冰雪覆蓋了石屋的原貌,與身後皚皚雪峰融為一體,陽光照耀之下,石屋顯得晶瑩奪目,堪堪便是冰雕玉砌而成。
距崖邊一丈之處立著一塊石碑狀物,正對著中間最大的一間石屋,有點類似中原門庭內的照壁。石壁之上依稀能辨別出一些花鳥魚蟲的圖案,中間書有八個大字:靄靄玉虛、緲緲廣寒。字體纖秀,柔中帶剛,必是出自女子之手,隻是在這“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奇寒之地,能成此作者絕非尋常女子,乃是貌驚天下的“玉虛仙子”何如意的手筆。
這便是二十年前江湖上聲名雀起,不到幾年卻又銷聲匿跡的昆侖“玉虛宮”所在。
此“玉虛宮”非是“神女宮”,而是武林中的一個門派,創始人乃是一位白發老婆婆,她性格頗為古怪,一生亦正亦邪,行事作為全憑自己一時心情。所以,江湖上人人提起“玉虛宮”,無不是皺眉搖頭,都覺難以評價。
玉虛宮創派二十年以來,共曆屆四代掌門,始祖婆婆留下遺訓,隻收女弟子不收男徒,哪怕是無師徒之名私下裏教授武功也是不可以的。雖然這些年玉虛宮四處廣收門徒,欲令本派開枝散葉發揚光大,但因所收弟子不是資質愚鈍便是孱弱多病,十多年來竟隱有衰落之相。
掌門之位傳到這一代,倒是出了個聰明勤苦的弟子,名叫戚如意。戚如意成名甚早,十年前她隨師傅下山參加武林同盟大會,以一手“凝水成冰、化冰為劍”的上乘內功在青年小輩中脫影而出,又因她長相恬美沉靜,頗有神女之相,是以江湖上提起她來,也都叫做“玉虛仙子”。
戚如意從小無父無母,被師傅揀了上山,三歲起修習內功,生性好靜,因此比之同門師姐妹便大有進境。她自十五歲起研讀本門武功書籍,用了五年的時間修改並重新謄寫。更加自創了一套修習內功的心法,用以彌補修習師門密傳“玄冰劍”容易傷及修習者五髒造成終身遺病的缺點。
原來這“玄冰劍”雖屬上乘工夫,可是它的修習卻很是變態。玉虛峰山體之內有座冰室,其間由千年寒冰砌出一座小屋。這千年寒冰乃是於昆侖山中遍尋始得,是世間極陰極寒之物,於修習陰柔功夫有著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習練者須身入冰室,每日以兩個時辰為準,脫去全身衣衫,赤身修煉抵禦寒冷之氣,這也是為何玉虛宮有“授女不收男”的派訓的原因。
待半年之後體內漸生陰火,便是陰柔功夫的內功,叫做“玄冥真火”,以此火打通體內各處脈象大穴,方可修習本派“冥火冰劍”。這“冥火冰劍”分九層三十六段,待冰劍練至九層,才能開始修練始祖婆婆當年名震天下的“玄冰劍”。
“玄冰劍”雖是本派鎮派之功,但是極陰,女子身體又本陰寒,修習者十之八九必落下病根,或全身僵硬癱瘓或氣血虛竭而死。是以門下弟子也不是人人練得。若有有心者自願學習,教授之人也必勸其三思。
戚如意天生聰穎善於思慮,她將自創的心法融入師門武功修煉,補足“玄冥真火”初期容易傷及修習者內髒、後期容易走火入魔的大漏,改以“內修冥火外罡護身”,師傅為表其功賜名《如意秘籍》,並將第四代掌門之位傳了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