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竇初開1(1 / 1)

蘆溝彎月,天狗狂吠,日軍假借一軍曹失蹤,悍然向我駐守北平宛城守軍發起突然進攻,金振中一聲大吼,打響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第一槍,同時也正式拉開了日本帝國主義妄圖殖民中華錦繡河山的黃粱美夢。

水鄉都江,土肥物富,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是誕生英雄和滋養美女的地方,雖然日寇的鐵蹄沒有踏進天府之國,但隆隆轟鳴的日寇飛機掠過巴山蜀水天空,扔下一顆顆炸彈落在原野、江中,掀起滾滾揚塵和滔天水柱,水鄉小鎮青城山鎮(舊名大觀鎮)憑借它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沒有受到戰火硝煙的侵襲,白天,茶鋪裏仍然常常是座無虛席,人聲鼎沸,人們坐在一起擺些玄龍門陣說些聊齋;晚上,麻將館裏總是劈劈啪啪,嘩嘩啦啦不停,麻將,這項具有體育和娛樂雙重功能的運動,是中國人對世界的一項重大貢獻發明,這項運動在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小鎮達到了空前發展,玩法不斷推陳出新;田邊,孩童們天真地嬉耍,滾鐵環,扯響簧,甩陀螺,玩得自由自在;樹下,少男少女們憑欄依窗,做著甜甜蜜蜜的夢。

離小鎮不遠,有一條小河名叫西江堰,無論春夏秋冬,小河水流潺潺,魚蝦不滅,河裏魚兒種類很多,有鰱魚、鯉魚、鯽魚、麻穀頭、黃辣丁、還有泥鰍、河蝦這、螃蟹,經常還有人從河裏捉到甲魚。附近的人們,老老少少喜歡在河裏釣魚,很多時候,河邊就像在舉行釣魚比賽。

釣魚的不僅有沿河兩岸的村民,城鎮上的人們煩了集市的煩擾喧囂,常常三三兩兩結伴來到河邊垂釣。鎮上少年蕭浩宇,經常到河邊垂釣,他釣魚除了和大人們一樣是一種休閑享受,還有個原因,媽媽身體不好,醫生說要多吃點營養豐富的東西,魚就是一種營養佳品。很多時候,同住在鎮上的兒時夥伴楚香君和蕭浩宇一起來,香君不釣,坐在旁邊,總是瞪著大大的眼睛,盯著蕭浩宇釣魚,欣賞他釣魚的專心致誌,分享他垂釣成功的喜悅,蕭浩宇感覺香君就像自己的妹妹一樣,心裏特別的甜。香君在他的心中,漸漸地成了離不開的人。

“香君,今天收獲還可以,明天,你還和我一起來嗎?”蕭浩宇準備結束今天的垂釣,收起魚杆放下,從魚簍裏挑出最大一條的魚,魚是鯉魚,至少有半斤以上,遞給香君。

“你來釣魚,我就來!”香君把魚放回簍裏,“我要兩條小的!”香君剛過豆蔻時光,正是碧玉年華,紮著兩條長辮子,臉蛋如三月初開的桃花一樣淡紅淡紅的,雙眸中秋水明亮,大大的眼睛看著蕭浩宇。

“兩條小魚不夠填牙縫。”蕭浩宇說,“這樣,今天釣的小魚全部歸你。”

“不,你媽媽身體不好,要多補養。我要兩條小魚,帶回去養在缸裏。”香君說。

蕭浩宇和楚香君同住在山青水秀的青城山下青城鎮上。青城山是是道教發源地,著名的曆史名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著海內外大量遊客,古今中外曆代不少著名詩人、畫家,如岑參、陸遊、範成大、張大千等都有詩畫題詠,詩聖杜甫來到青城山不禁感歎: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趙公山人家明數登青城頂峰天師洞,每每見次景觀,無不心曠神怡,豁然開朗,自不能比之李杜,心中也油然而生詩情畫意:

翠峰疊嶂入九霄,天師駕鶴遊雲海!

一輪紅日映天庭,萬點聖燈繞蓬萊!

(都江堰過去叫:灌縣、灌州、都安縣、清城縣等,文中統一用今名“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