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尷尬處境(2 / 2)

也是,即便憑借著神識之體把那“九九重浪訣”修煉成大乘境界,神識之力無可匹敵,在這空無一人的山洞中又有什麼意義呢?木炷心想決不能允許自己一輩子就困在這個山洞中,別的不說,自己的死因是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調查清楚的。如果一輩子都隻能囿於這個隻有一線陽光的山洞,自己是絕不會有機會如願以償的,與真正的死去又有什麼兩樣?

想到陽光,木炷不由得把眼光轉向了離地丈許的那個拳頭大的洞縫,那個洞縫可以說是這個山洞唯一一個與外界相通的地方了。雖說山洞洞頂的那個滴著山水的洞眼也能夠與外界相通,然而那是被山水完全堵塞住的通道,木炷想自己是肯定無望從那個洞眼中逃出生天的。

現在看來,唯有離地丈許的那個拳頭大的縫洞,才是自己應該吧注意力放到的地方,也是自己唯一的出路。但是又經過仔細考慮後,木炷的川字眉不由得又皺了起來,因為他發現暫且不論從洞底爬到那縫洞對他來說本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隻論他那相對於常人說來很小但是相對於那縫洞來說又太過龐大的神識之體,就不是可以穿過那縫洞的。

木炷並不是沒有想過自己挖一條通向洞外的通道,但是很明顯的是,木炷心有餘而力不足。從他修煉的洞坑中爬出來就已經讓木炷耗費了不小的氣力,更何況要去在堅硬的石壁中挖一條出去的通道呢?

一直呆在洞中,顯然不是木炷所願,走出這個山洞,又顯然並非木炷所能,木炷一時之間竟是陷入了尷尬的兩難境地。

然而,木炷並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他本來就不是。自從有了鎮魔符牌鎮守木炷的神識之海後,木炷就更加不是一個隨便放棄的人了。他隻是認識到了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但是他又想到,如果自己能一直堅持煉神,終有一天也會像龍九天的神識那樣,來無影去無終的。

木炷並沒有立即進入煉神狀態中,對《易經》了解的極為深刻的他知道,一張一弛才是王道。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忘記給自己留下一些思考的時間,所謂的“磨刀不誤砍柴工”,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木炷這樣想著,不由得把自己的心神放鬆了下來,準備好好地鬆鬆自己一直以來備受折磨的心弦。

這樣想著,竟是耍起了小孩子的脾性,*著神識之體,竟然是向那山水所彙聚成的潭水走去。不敢以身涉險,木炷隻是站在潭水的邊緣,用自己的手臂抱住潭邊的岩石,任由自己的神識之體漂浮在潭水之上,竟是蕩起了一朵朵晶瑩的水花。

雖然這泉水對於木炷來說已經沒有了改良神識之體的功效,木炷已經飽和的神識之體和神識之海已經很難容下一絲一毫的靈氣,但是激蕩著水波給木炷帶來的身體上的愉悅卻又是實實在在的。

雖說已是深秋,但是或許是因為有了石壁的阻隔和靈氣的滋潤,潭水並不是很涼,反而還有一種溫暖的感覺。這讓木炷錯以為現在還是夏天呢,卻不知道洞外已經是木葉飄飛的深秋呢。

這不免讓木炷想起了童年,由於家境困頓,購置不起電扇之類的吹涼電器,木炷的夏季可以說是在河裏渡過的。雖說長大後,木炷再也沒有像兒時那樣在曠闊的河流中恣意地遊過泳,但是木炷卻一直都沒有忘記那種激蕩著水波的愉悅。如今再一次來到水裏,心神都仿佛是被這泉水中的靈氣溫潤了許多似的,變得舒爽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