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心寂如冰(2 / 2)

仿佛是察覺到了龍九天的到來一樣,木炷睜開了虛幻的神識之眼。

那是怎樣的神識之眼啊,空寂、無欲、無望、無求,寧靜而悠遠,說不上是火一般的炎燙,還是如冰似的刺骨寒。

龍九天震驚地失了神,直到此時真切地看到了木炷的雙目,龍九天才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木炷,木炷進入的寂滅心態比之一些修道有成的宗師也不遑多讓。

看到龍九天震驚的失了色的麵孔,木炷水波不興的語氣問道:“是不是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我能夠以一種在你看來瘋瘋癲癲的方式進入寂滅的心態。”

龍九天本來不想打擾木炷的狀態,但是聽到木炷如此問,也就沒有矯情,頗顯訝異地反問:“是啊,這太不合常理了。你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你所說的七彩大陸或許在修煉上成就不凡,但是在心境上的造詣肯定不能與地球上的人相比肩。古老的華夏曾經出過一個非常偉大的帝王周文王,他在被拘禁的時候寫了一本非常深奧的經書《易經》,講的就是事物變化的道理。《易經》中說,伏羲一畫開天地,天地自此生陰陽,而這世間的萬物都是由類似陰與陽這兩種極致的力量相互作用、相互演化而生成的。《易經》講的就是這種道理,所幸我讀過,並且深入地鑽研過。”木炷頓了頓,看了看仍舊一臉迷茫的龍九天,仿佛是在詢問他是否明白了似的。

“這又與你達到寂滅期有什麼關係,好像這兩者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龍九天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沒有想到自己還沒能領略到木炷話語中的真諦,隻好把自己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木炷沒有說什麼,仿若他根本就沒有聽到龍九天的反駁一樣,繼續解釋道:“以《易經》所述,正如“天為陽、地為陰;男為陽、女為陰”一樣,動為陽、靜為陰。我想要達到心寂的心態,就也可以依據動與靜這兩種陰陽之力的相互作用而達到。然而動與靜隻有達到極致,才能真的稱得上陰與陽,才能產生陰陽之力,進而相互作用,達到心中所趨。我第一天的瘋癲就是想要達到動的極致,也就是陽的極致,從而產生陽之力,排泄自己心中的鬱結;我第二天的枯坐就是想要達到靜的極致,也就是陰的極致,從而產生陰之力,沉澱自己心中的躁動。如此一來,我在短短的兩天之內達到萬物不侵心的寂滅心態也就理所當然了。”木炷不緊不慢地道來,並沒有因為龍九天的迷茫而心生任何波動和不滿。

龍九天恍然大悟,驚歎道:“沒有想到地球上竟然出現過如此驚豔超絕之輩,把心境修為煉到如此不可思議地參悟造化的地步。如果配上我們那個世界的修煉秘籍,成就肯定不同尋常。”

木炷並沒有因為龍九天的驚歎而沾沾自喜,因為他知道固然《易經》是一部參天地造化的著作,然而大多數人都因為它的晦澀難懂而棄之不學,真正能夠得到其真傳的也就是寥寥幾人而已。要不是自己對《易經》的推算命運的功能極度地癡迷,一心想要通過鑽研《易經》推算出自己的身世來曆,自己也絕不會對《易經》能有如此深刻的了解。

活過幾千年的老怪物龍九天顯然不會認為《易經》這種參奪造化的書籍是那麼容易就能研究透的,是以疑惑地問道:“想必《易經》也不是很容易就研究透的吧?”

木炷理所當然地回道:“當然不是,我也是機緣巧合之下才鑽研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