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二李謀求入縣誌,不遺餘力藏石碑(2)(1 / 2)

二李邊做商量,邊住進了縣城李壽文的家裏。李壽文老伴給他們做了一碗掛麵湯喝,洗漱完畢睡下的時候,天已經快亮了。李壽文和老伴睡在臥室,歲數已經不小的小叔子就睡在客廳沙發上。

可能是這些天折騰得太過疲勞的緣故,二李鼾聲大作地一睡就睡到二門子裏頭去了,直到轉天上午11點,兩個人才分別起床。吃完中午飯,兩個人又商量了一下口徑,便到縣政府史誌辦去了。李壽文沒退休的時候,曾經參與過K縣教育史的編纂和寫作,與史誌辦的人比較熟悉。

史誌辦一共6個人,兩個主任四個辦事人員。主任是縣委書記的老婆,是個五十歲的穿著大花褂子的胖女人,叫柳冬梅。單純看外表的話,她不像個機關幹部,倒像服裝商場的老板娘。二李找到她以後,便把最近發生的一係列情況和他們的建議講了一遍。柳冬梅端著架子,仰著臉聽他們說話,用眼睛餘光打量他們。也沒給他們斟水,隻是神色木然地說:“蘄陽市狼山發現了記載李家先祖抗擊燕王的事跡,隻對李家續寫家譜有意義,對K縣曆史沒意義,因為事件並沒發生在K縣。”

李壽文據理力爭道:“話不能這麼說,李家的後人有很多都在K縣,當初為什麼那麼多姓李的遷移到K縣,是有原因的,也是應該在縣誌裏記上一筆的。而且,是K縣的李家後人發現的狼山紀念碑。為什麼不能寫進K縣縣誌呢?”

柳冬梅翻著眼皮思考了一會兒,然後說:“這件事需要向上級領導彙報一下,我們編纂縣誌要抱著對K縣人民、對K縣曆史高度負責的態度,對縣誌的體例、史實和語言等方麵都要進行認真的斟酌,不是發生了什麼就寫什麼。如果領導認為確實需要查缺補漏,修改完善《縣誌》的話,我們就積極努力,把K縣《縣誌》編纂續寫成一部內容翔盡、體例規範、富有K縣特色、質量比較高的誌書。至於你們兩人希望將自己的名字寫進縣誌的想法,隻怕是不能實現的。這一點還請你們諒解。”

李壽武聽到這裏就不高興了。二李誰都沒說要把自己的名字寫進縣誌。怎麼無端地將二李的要豐富K縣縣誌的打算理解為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縣誌裏呢?這不是把謀公曲解為謀私嗎?李壽武沒和史誌辦的人打過交道,對柳冬梅的居高臨下和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的做派不能忍受。他不跟柳冬梅矯情了,一把拉起李壽文,道:“柳主任,你就坐井觀天地守著你的一畝三分地吧,我們不找你了。拜拜了您呐。”

李壽武拉著哥哥直接去找縣委書記去了。李壽武認識縣委書記,兩年前,李壽武得知K縣要修高速公路,便以扶貧名義支援過K縣三百萬。縣委書記親自上門拜謝過李壽武。那時候李壽武正是石家莊一家大企業的老總,拿出三百萬來對他們來講不算困難。也因此認識了縣委書記。但李壽武並不知道柳冬梅是縣委書記的老婆。

縣委書記叫馬千裏,一個很有曆史感的名字,瘦高的身材,斑白的兩鬢,高聳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秀郎鏡。文質彬彬,氣質高雅,與柳冬梅形成鮮明對照。從外表看,他們根本不像兩口子。而且,馬千裏一見李壽武就立即親熱地摟住了他的肩膀,說:“老哥,你怎麼來了?最近情況還好吧?企業是不是又賺大錢了?”李壽武連忙告訴他,自己現在退居二線了,正因為退居二線,所以有時間尋根問祖,於是就尋到了蘄陽市的狼山,於是,就發現了記載李家先祖抗擊燕王的事跡。

馬千裏一聽二李彙報的情況,立即頻頻點頭,語氣肯定地說:“我們要做好史誌工作,就一定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抱著對全縣人民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對曆史發展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爭取客觀、全麵、科學地記載事物的本來麵貌,把最真實、最重要的東西留給後人,決不能敷衍了事、支差應付,失誤當前、貽誤後人。你們發現了李家先祖抗擊燕王的事跡,這件事本事就很有意義。這不光是李家的事,還是曆史事實和典故,理應受到重視。”

一番話說得二李心裏熱乎乎的。他們趕緊給馬千裏點上一根煙。馬千裏繼續道:“當然了,我們要高度重視誌書質量,認真把好政治關、史實關和資料關,你們說的這些可以作為一個專題組織史誌辦人員進行研討,爭取寫進縣誌。通過這件事,要告誡史誌辦的人,必須圍繞縣誌質量,進一步細化、完善編纂方案,落實編纂工作責任,全麵審視資料的真實性、係統性,體製的規範性、邏輯性,語言的簡潔性和準確性。各有關部門和單位也要積極支持,密切配合,力爭讓《縣誌》成為一部內容豐富的精品誌書,以不辜負全縣人民和社會各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