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坊間傳驚世奇聞,悄然出兩條戰線(3)(1 / 2)

“寫了就是寫了,這也不是什麼犯歹的事,你怎麼還不敢說呀?”

“我隻是有個不成熟的動議,實在談不上什麼報告不報告。”

“沒錯。別說是你,就連我這個副局長,看了《蘄陽早報》以後都動了心思。但仔細一想,確實不成熟。你想啊,這麼多年狼山都沒開發,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山上有狼?還不是因為害怕破了蘄陽市風水?咱們是唯物主義者,不信神鬼迷信之類東西,但風水學是一門科學,這是誰都不能否定的。你電腦正好開著,你現在在網上查查,看風水學是不是有科學道理!”

哦,餘有轍是向雷金橋兜售風水學來了。雷金橋不想隨著餘有轍的思路走,因為他根本就不信什麼風水學。便說:“甭查網上是怎麼說的,網上的東西盡是個人見解,怎麼能全信呢?”

餘有轍咳了一聲道:“你這就不對了。你不僅孤陋寡聞,還拒絕接受廣泛的知識。我告訴你,風水學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風水學的三大支柱是天文學、地理學和人體科學;其最高原則是天、地、人合一。中國古代哲學和人文科學講究‘天人合一’,而風水學又把‘地’加上了。曆代風水師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經上下數千年的實踐、研究、歸納和感悟,形成了著稱於世的東方科學——風水學。中國古代科技理論認為:宇宙萬事萬物由三部分組成,即氣、數和象。如果按照現代科學的觀點解釋,就是能量、信息和態勢或形式。三者共存密不可分,而又界限分明。氣,是客觀存在,可假設為能量。數,是宇宙萬事萬物存在的程序或邏輯,可假設為信息。象,是氣根據數而存在的形式或變化的態勢,也就是能量依據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態勢。如果我們對所了解的東西能用理論來說明,就應該算是科學。關鍵是我們人類對大自然並沒有全部了解。既然如此,為什麼風水學不能成為我們還不了解的一門科學呢?基於這種認識,不光我們的投資者在修公墓、挖池塘、建水庫的時候要請風水師,我們的很多領導在修紀念堂、紀念碑、大會堂之類建築的時候,也經常要請風水師來看一看,以確定其合理性。現在我們要開發狼山森林景區,為什麼要拂逆風水師呢?”

這樣的似是而非、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說它幹什麼呢?雷金橋有些沒好氣地說:“我隻相信有科學定論的東西,一切正在探討爭論的東西我都沒興趣。因為我是做具體工作的,我要的是結論,而不是研討,是‘行’或者‘不行’。”

“那麼,我就實實在在告訴你,不行。從各種角度考慮,都不行。”

“好吧,你是主管領導,我尊重你的意見。但我還是堅持我自己的意見。現在事情還處在研討論證而不是具體實施階段,我可以和你爭鳴對不對?”

“你信不信風水師?”

“將信將疑。”

“要不要我把風水師請來?”

“悉聽尊便。”

一個下級對上級領導是這種態度,也實在少見。此刻餘有轍的理解就是雷金橋抓到了救命稻草,有恃無恐了。因為,如果廣泛征求機關幹部意見的話,恐怕支持雷金橋的人是大多數。如此說來,雷金橋所處的位置就至關重要。假如打消了雷金橋要規劃開發狼山的念頭,其他處室的幹部會無話可說。因為雷金橋是二處處長,而二處就是專門進行景區開發規劃的,二處說行,就肯定有行的道理;二處說不行,也肯定有不行的道理。

餘有轍立馬找了一個風水師來遊說雷金橋。餘有轍作為副局長,親自跑出去找風水師是不可能的,他放不下副局長的架子,四處打聽哪裏有風水師會讓他很沒麵子;他是副局長,這一點他時時刻刻牢記在心,絕不會做沒麵子的事。再說,他也根本不知道哪裏有風水師,如果像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說不定還會被人恥笑,甚至碰上思想比較“左”的人,還會給自己扣上“反科學”的“迷信”的帽子。於是,他讓局裏辦公室主任小劉幫他找。小劉雖然也是個處級幹部,而且很年輕,剛剛三十五歲,但小劉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信服,這一點非常重要。而最關鍵的是小劉與自己私交最好。機關裏有私交和沒有私交,在對待工作的態度上,是絕對不一樣的。

小劉一下子給餘有轍找了兩個風水師。一個是南郊白雲寺的四十歲中年和尚釋雲,另一個是西郊五裏觀的五十歲中年女道士玄真子。

餘有轍在茶館裏分別接待了兩個風水師。首先見的是和尚釋雲。釋雲為了不惹人注目,沒穿袈裟,而換了一身西裝,頭上戴了一頂禮帽,腳下一雙三接頭皮鞋。交談以前,釋雲先把自己的學曆證書從褡褳裏取出來,讓餘有轍驗明正身。釋雲是蘄陽大學人文學院畢業的研究生,對中國古代堪輿學也就是風水學多有心得,但他卻是個與餘有轍意見相左的人,他說,狼山早就該開發了,他受到小劉委托以後,就爬了一次狼山。感覺這座山頭頂祥雲環繞,北麵搭幫巍峨的燕山山脈,坐北望南,南麵腳下一道清澈的狼溪。山上土石錯落植被蔥蘢,看鬆柏森森,聽流水潺潺,正所謂依山傍水,風水極好。八仙台、棋盤坨、八卦村都是景點。燕王掃北的典故亦為狼山增加了文化色彩,而與之相伴隨的狼山群狼的故事,更讓人無限憧憬和動容。現如今是商品社會,殘酷的市場競爭要求人們更講究分工協作和團隊精神,於是人們更加推崇狼文化。狼是一種競爭性、合作性、服從性、忠誠性為一體的智慧動物。在某一規則下它們勇於競爭,但在既已確定的組織和規則下,隻遵循團體協作、服從的原則,同時表現出對狼王最高限度的忠誠。現如今我們與時俱進,更新觀念,特別應該轉變對動物界,特別是對狼的認識,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弘揚旅遊文化,推動中化文明發展的重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