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五章(1 / 3)

戰略的轉向令人驚詫。原本打得比較順利的東線突然平靜下來,陸續集結於江浙的清軍有心進攻,可是還要防禦明軍水師的襲擾,並不敢輕易展開行動。

而義軍在荊襄之地猛然發力,震動湖廣,一下子又吸引了清廷的注意。

鄖陽副將李福通開城,引領明軍急插城內,圍攻鄖陽提督多隆多的衙門。多隆多同遊擊以三百餘名標下親兵負隅頑抗,最終被全部斬殺。

穀城城牆在一聲震天霹靂中被炸塌,明軍蜂擁而入,守將戰死,餘者皆降。

留下數千兵馬進行鎮守城池、掃蕩周邊、遷民,運物等善後工作,義軍兩路兵馬在穀城集結,沿漢水而下,直逼襄陽。

此時湖廣的清軍主力都布置在下遊,以防明軍沿江而上。漢水中遊的兵力不多,且戰鬥力不強。義軍以三萬之眾兵臨襄陽城下,湖廣清軍措手不及,難以迅速增援。

清廷大臣周培公曾經提醒過兵部:鄖陽“地處三省陝西、河南、湖北,中多曠土,山穀拒塞,奸民易於嘯聚,需嚴加管製。

但清廷兵部對此並不如何重視,隻是提升多隆多為提督,駐於鄖陽城內“彈壓”。鄖陽城破,多隆多被擊斃,清廷的預防措施便全部落空。

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義軍三戰三勝,光複鄖陽、穀城、襄陽,兵勢大振。

“趁清軍空虛,我們應繼續南下。攻打宜城,然後進入承天府,一直殺到鍾祥,然後進軍荊州。如果清軍調來的援軍兵力雄厚,我們就退回襄陽。”接連的勝利使洪大海信心爆棚,口出狂言。

三城光複後確實繳獲了相當多的糧草物資,但承天府,鍾祥城,應該有更豐厚的物資。而且,義軍進展迅速,已經解決了出兵時糧草、物資緊張的狀況。僅繳獲的盔甲,便換裝了數千士兵,戰力提升不小。

洪大海的話引起了眾將的一番討論。不少將領表示支持。有人指出承天府已經多年沒有遭遇戰火,鍾祥城裏有大量的商戶和工匠,若是能夠攻破應該能繳獲豐富。

退一步講,就算打不到鍾祥,哪怕再稍微多走一段路,把近在眼前的宜城攻下來也好啊!

楊虎在心裏也是讚同的,在穀城的坑道爆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於攻破曾一籌莫展的城池,他也有了很大的信心。但參謀團的成立,使他不得不尊重這些軍官的意見。

“我們這次迅速突破鄖陽防線一定出乎敵人意料,現在湖北空虛,我們不如乘勝多打幾座城下來。更大地緩解物資方麵的匱乏?”楊虎的目光望向洪大海,用的是詢問的口氣。

這便是他懂得作人之處,他們商議溝通是不夠的,還要使將領們也通曉作戰意圖。當然,如果是真正的商議,且他的決定不正確,他還是會直言不諱,既不辜負殿下的期望,又盡到參謀長的責任。而且,因為兵力齊集後比較雄厚,襄陽城是圍而破之,消息應該尚未走漏,他已有妙計在心,隻待散會後私下向洪大海說明。

“那便繼續南下。”洪大海感激地向他微微點頭,轉頭目光咄咄地掃視眾將,“謹記:勿因初勝而驕狂輕敵,勿放鬆軍紀以致傷民害民。若有違犯,軍法從事,絕不輕恕。”

“末將等謹記於心,絕不敢違犯軍法律條。”眾將群起而喏,聲音響亮。

武昌,湖廣總督衙門。湖北、湖南兩省並稱湖廣,湖廣總督這個職務是順治年間清廷專為鎮壓湖北、湖南的抗清勢力而設置的。

剛剛接到鄖陽、穀城等地的報告時,阿克蘇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根據他的經驗,號稱義軍的賊寇因為物資所限,在陸路隻能進行有限的戰術劫掠,出動的兵力亦不能太多。把周圍的百姓都搬遷到城內,水上的船隻都收集保護起來,讓賊寇所獲物資有限,在江麵上找不到舟船,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得原路退回去。

現在朝廷的戰略重心並不在湖廣。即便是湖廣,戰略重心也不在鄖陽,而是在武昌。

麵對實力陡然增強的明軍,他隻能繼續調兵遣將,再度修補重建江防工事。但在見識了長江水師的火器之威後,他信心大降,隻好以不斷增加守軍的數量來自我安慰。

基於這樣的認識,對於鄖陽、穀城的報告。他隨便看了看就拋在一邊,根本沒有派出援兵的打算。鄖陽、穀城的守將對此也是非常明白,在信中也根本沒有提出這樣的要求,隻是屬於通報的性質。

但隨後的緊急報告卻讓他大吃一驚。襄陽派人送來急報,說穀城有守兵逃回,城池被明軍以穴攻之法攻破。在信裏,襄陽知府言說賊軍正在搜集船隻,似有順水而下。攻擊襄陽的意圖,並開口討要援兵。

阿克蘇前後一比較穀城通報和襄陽急報的時間。立時大怒。鄖陽一線的防守早有成法,隻要規規矩矩地照辦,就絕對不會有太大的危險。雖然鄖陽一帶的兵力不是很雄厚,但加起來也有一萬多清軍,隻要老老實實地守城,絕不可能這麼快便城池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