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經大腦思索,隨意大放厥詞,隻能引來災難。因而,敘述時保持謹慎的思路。於我們非常重要。
人們對於無關自己的事的處理往往做得非常聰明,雖然他們在其他事情上顯得並不怎麼靈敏。人們善於做這類的代數:給他們一個已知數做根據,他們能解答最複雜的問題。因此,如果你想訴說很久以前發生的一件事,沒有提及任何人的名字,或是指出你談到的人是誰,你必須非常小心,任何可能指向實情的東西,無論是多麼間接,包括某一地點、日期或隻是稍有牽連的某人的名字或是甚至跟事件關係遙遠的某些情況,一定不要在敘述中引入。因為那麼做立刻給人們一些肯定之物作為起點,加上他們得到對這類代數的天分的幫助,便能發現其餘的一切。他們在這些事上的好奇心,變為一種狂熱:他們的心意激勵智力,驅使它往前,達到最難找到的結果。盡管人們對於一般及永恒真理毫無興趣,就這事莫名其妙的細節來說,他們可熱情洋溢了。
生氣蓬勃的人,在無人聆聽之時高聲說話,感到頗能發泄胸臆。最好不要這麼做,以免養成習慣。因為在這種方式中,思想慢慢會跟說話打成一片,說話可能成為自言自語的一種過程。謹慎要求我們,在所想和所言之間,劃出一道鴻溝。
“錢財被騙,得益良多”,花錢買教訓,我們一下子就買到“謹慎”。
對不幸有所準備
按語:
世上所發生的每件事——無論大、小——都是有其需要而發生的。倘使我們真正了解了這句話,便也能裝備齊當、冷靜地忍受人世間的不幸了。
倘使我們意識到不幸定會降臨,而事先對它有所準備,在它來臨時,我們便不覺得那麼嚴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理由主要是:在不幸來臨前,要是我們已確知它是否會發生,我們就會知道它的全部程度和範圍,至少我們能想到它將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倘若他們真的來到,便不會使我們過度難受——我們所感受到的不會超過其實際的分量。倘若事先沒有準備,心態一時陷入驚慌,我們便無法看出禍害的全部涵蓋麵。無論如何,它看起來影響太大,受害者會以為是漫無止境的,從而把事態擴大。同樣地,黑暗和情況不明總是會增加危險感。當然,如果我們想到過不幸的可能性,我們也會同時考慮到何處可以找到幫助和安慰。至少,我們已經習慣了“不幸”這個念頭。
“世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從最小的到最大的生存事實——都是有其需要而發生的。”倘使真能了解這句話,我們將能裝備齊當,冷靜地忍受人世間的不幸。這樣,人們不久就有能讓自己適應不可避免的事——那些有其需要而發生的事。人們倘若能了解發生之事都是有其需要的,他們就會發現事態就是這麼無可改變,哪怕是世界上最古怪的機遇,也是其需要的產物,正如同按照熟悉的定理,合於我們期望所出現的一些現象。
智慧的力量
按語:
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定不會以一時一事的順利和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擾、麵對不利局麵,他會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功業。
作為武器,人腦比猛虎的血貧大口和雄獅的利爪要可怕得多。
世界上最高超的人該是從不猶豫、從不慌亂的人。我們的任務是仔細觀察我們的周遭,抵擋不幸且將它擊退,在避免人生不如意事這方麵——無論是來自我們的種類,還是來自物質世界——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要像一隻狡猾的狐狸,如此,我們才能從大大小小的不幸中溜開。要記住,“禍患”通常都是我們自己“短拙”的化身。
而立之年的界限
按語:
人之壯年,大抵都能身體力行,便能衣食無憂,盡享聲色之樂,待到年過而立,其晚景頓顯淒涼,也便更視錢財如生命。
而立之年以前,在使用生命力的方式上,我們被喻之為靠資金生息而生活的人:今天我們把錢花去,明天還會再有。但是,而立之年以後,我們的地位恰似投資者開始動用他的資金。剛開始,他並沒有注意到有何不同,因為他開銷的大部分都由本錢的利息支付。倘若超支不大,便無法引起他的注意。但是,超支在他不注意的情形下不斷增加。直到他覺察出超支問題日漸嚴重。他的狀況開始變得不穩固,且趨勢越來越強,連他自己也覺得越來越窮,可又沒有辦法停止吃積蓄。他由富有向貧窮下降的運動就像一件固體在空中下降——人的生命力和財富——都真的同時開始消解,這個人的確到達可憐的困境。就是對於這種不幸的恐懼,使人年紀愈大愈為愛惜財物。
本金和利息
按語:
健康是生命的本金,沒有了健康,生命的本金也就不複存在,更不會有生命的利息;財富是生命的利息,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獲取更多的財富,生命也便更強大。
在我們成年之前的階段還有成年之後的短暫時間——我們生命力的情況,如同有些人每年把一部分利息加到本金裏同出一轍。換句話說,不但他們的利息照常地收到,而且本金也不斷地獲得增加。在篤實的監護人的用心照顧之下,這種令人高興的情況——健康和財富都一樣——有時是能實現的。人生如書,
人生如戲
按語:
人生如書,書寫酸甜苦辣;人生如戲,演繹悲歡離合。
人生的前四十年好比寫出一本書的正文,剩下的時間完成該書的注釋。沒有注釋,我們對正文的真義、係統,該書所含的寓意,還有它可接受的微妙引申,都無法獲得正確的了解。
激情退卻之後,生命的真正核心已經離去,除了軀殼以外,沒有留下其他東西;從另一觀點來看,人生又猶如一出喜劇,開場是真正的演員,以後由穿著他們衣服的機械人繼續到最後收場。
謹防寂寞無聊
按語:
無限風光在險峰,最美莫過夕陽紅。人到老年,便能回顧人生之途程,因而能發現昨日浮華已成過眼雲煙。昔日榮辱也已銷聲匿跡,進而能心底無私天地寬,也便能頤養天年。
人到了老年,就會覺著時間過得非常快,這種感覺本身就能防止寂寞無聊。年老體弱並無大礙,除非我們要靠體力謀生。
年老而貧窮是極大的不幸。倘使經濟條件允許,健康狀況良好,老年是人一生值得度過的美好時光。這時的需要是舒適,不為生活愁苦,因此,金錢比以前倍加珍貴,因為它能補足體能上的衰退。愛和美的女神遺棄他,老人轉而去找酒神給他歡樂。他過去喜歡觀察事物、旅行和研究,現在想要發言,教導他人。如果老人保持一些對學問、音樂或戲劇的愛好,倘使他對周圍的事物,仍感覺相當敏銳,那就夠幸運了。
人生的起點與終點
按語:
人生是彎彎曲曲的一段旅程,在未到達終點之前,你隻能知曉起點的出處,卻無從知道終點的模樣。
在步入老年之前,任何人對人生的認識是不完整也是很難適當的。隻有老人才能看到人生的事體,知道它的自然進程。大家都對人生的起點有所認識,但隻有老人對於人生的終點才有認識,這一點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隻有老人對於人生的極度虛妄,有充分的了解;其他人則從不停止努力,因為都免不了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錯誤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