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惜別(1 / 2)

那是離開的早晨,陽光、樹葉、風聲將世間的寂寥打掃的幹幹淨淨。

還有遠處的鳴笛聲,那是將一個人帶往遠方的催促,其實這一切遠遠沒有心中的那份遺憾來的突然,悄悄地避開同鄉,飛奔到到屬於我心靈的廢園,哦,不,應該也屬於那位守望廢園紫藤花的人。

我知道,如果現在我不去看看,說不定要何年何月才能再重逢於此。

我徑直來到紫藤蘿的中央,因為在這裏可以看到廢園的每個角落,向裏邊走,還是那樣的一塵不染,我仔細的觀察著紫藤蘿的每一處,希望這裏的一切都能夠印在我腦子裏,把她永遠的刻在我的靈魂深處。

從廢園的一邊到另一邊,心裏默默地記下每一處的事物和曾今涉足的地方,那每一處的紫藤蘿的交織和蔓延,每一處的幽靜和明亮,泛起星星點點的美麗,如同夜空中的繁星。

一直以來,我走的都是廢園的小缺門,我也仔細的找過,在別處是沒有門可以進來的,記下這些昔日的場景。

從入門開始,有兩株碗口大的紫藤蘿的生長在框架旁,左右各有一株,順著兩株紫藤蘿的蔓延的路徑可以尋找到各處的框架、斷牆、和破舊的房屋。

園子裏的空間甚大,有一種自成方圓的感覺,紫藤蘿的蔓延僅僅能夠夠到一小半。

框架的中間也有兩株,也是左右各一株,如同排列的士兵,順延著框架和前兩朱紫藤蘿交織在一起,猶如獲得勝利的戰士互相的擁抱,又如同熱戀中的情人,互相纏綿在一起。

這一切似乎在忽視我的存在,忽視陽光的直視。

在框架靠屋子的地方亦有兩株紫藤蘿,就年月來看和前麵提到的幾株都是相差無幾,隻是生長的方向有所不同,分別向四周的牆壁蔓延,每蔓延一處都會在近土的地方紮下一段根,猶如那些多情的人兒,但每一處的紮根都是那麼的規整富有層次感。

我想這屋子以前的主人一定擁有一個超俗的故事,故事的開端和結束可能讓我們十分好奇,那些屬於回憶裏的美好和苦難交織在一起,要麼就是一個懂得生活的人,像這樣的屋子是很少見的,雖然現在看起來已經是一片荒蕪,但翻新,也是能夠想象那個時期一定是一處雅居。

向裏邊走去,在石板間很幹淨,如同明鏡。像剛剛打掃的樣子,精心擦洗般。

我四處尋找,在紫藤蘿的另一處,有一個小門,門被紫藤蘿覆,蓋了,像是誰特意而為。

我推開門,一片清澈見底的湖水印在我的眼前,在湖水的對麵有一處人影,本想追出去看看是誰,無奈車鳴聲響起,我知道,是我離開的時候了,將門關上,用紫藤蘿將門覆蓋,離開了廢園。

離開時一直在想,那會是誰呢?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裏,總是將這裏打掃的幹幹淨淨。

這件事一直埋在我的心中,沒有向任何人提及此事,關於喜歡紫藤蘿的這些事都隻是在我的筆紙之間不斷地尋找,不是不想和別人分享,而是不知道這樣的故事究竟從何說起,還沒有弄清楚的東西太多。

回想一下三年來對紫藤蘿的了解,那些錯落有致,相互簇動的紫色花瓣,在陽光下的擺動彷佛在昭示著什麼,去年四月花開時,特意折了幾束,壓在書中作為紀念,不管在哪裏都帶在身邊,我將之當作幸運花,鋪灑在廢園中的美麗,每一處都讓人感到一種恬靜和安逸。

這種感受似乎是冥冥中注定。拋掉這些想法,開始新的人生旅途,這或許是我對現在想法澄清的一劑良藥。

奔往高中的車上,大多數的人都在討論新學校的場景,我陷入沉思,看著遠離的熟悉環境,悠然的想起那些過往的情形。想起廢園後牆的那扇門,以及急急匆匆離去的那個背影,究竟會是誰呢?有些事,我想了想還是再以後回家再去深究此事。

我開始和同伴們交談,無非就是一些到了新的環境怎麼過的話題,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三個小時的車程很快也就結束了,不知是興奮還是對陌生環境一種好奇,到了學校夥同夥伴們到校外去感受一下所謂的城市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