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把認識深入到行動2
發現被老板利用如何做得更好
當下屬發現被老板利用了以後,我建議你按以下幾點去做:一、決不聲張;二、讓老板欠你個人情;三、不斷增加自己的籌碼;四、試著去利用你的老板。
其實,被老板利用是每一位下屬都會遇到的事情。根據之就是,老板具有使你做某事的權威(有時隻是權力)。當老板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對於進行說服、利誘、威逼或暗示時,其實他就是在利用你。你的態度、立場及種種言行都成了他達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討論這種並無什麼異常的上下級關係是毫無意義的。這裏,我們想與你探討的是,當老板利用你達到某種目的後,損害了你的某種利益卻又未給予足夠的補償時,下屬應如何處理這種利害攸關的矛盾?
針對這種情況,本文為你提供四條對策,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示,幫助你趨利避害。
一、決不聲張
當你發現自己被老板利用了以後,最明智的舉措就是不聲張、不宣揚,采取無聲的承受、靜悄悄的處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原因很簡單。聲張會使你得不償失,不但失去的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償,而且可能會把你得到的東西,或者失去了以後再得到的機會。
向外宣揚自己被老板利用了,這在某些時候不失為向老板施加壓力的方式。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隻能是適得其反。因為這樣做,其實是在敗壞老板的名譽,而名譽又關係到老板的權威,因此這是最不能為老板所容忍的。他對你最可能的態度是懷恨在心和想辦法予以懲罰,這樣,不但你的所失無法得到補償,而且,還會失去老板的信任,劃入另類。從這個角度上說,這就是因小失大了。
你也不應奢望老板會屈從你的壓力,除非是事關重大,他是不會向你公開的壓力屈服的,因為這樣正給了別人以口實。聰明的老板會私下安撫住你,然後再找機會把麻煩處理掉。這同樣是對你的一個威脅。
而公開地叫嚷被老板利用了的人,也是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的,更可能的情況時,同事們會聚在一起,幸災樂禍地引以為笑柄。如果說它確實產生了什麼效果的話,那就是證明了你的愚蠢。別人會認為你是罪有應得,是過分貪婪、過分諂媚所得到的懲罰。這樣,你不但不會得到同情,還會使自己暴露於種種猜測和非法之中。
況且,如果你真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大家都是會有目共睹的,即使不去宣揚也會博得同情。除非你是想利用這種壓力來向老板施加影響。
記住:"沉默是金"。
二、要讓他欠個人情
決不聲揚,並不是主張絕對地消極忍耐,逆來順受,"啞巴吃黃連"。而是說不要擴大事態,惡化與老板的關係,危及你的其他利益,同時也是為了解決問題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接著,你要做的事,便是積極行動起來,通過種種手段向老板傳達這樣一個信息:為了你的事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你應該對我有所回報,否則的話……。總之,就是要讓老板知道,"我已經發現自己被你利用了,即使你現在對我不作什麼補償,那麼,你也應該在以後有所表示,否則也會對你產生不利"。
在現實生活中,老板利用下屬的事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但一般而言,高明的老板是不會把事做絕,肆意地利用下屬卻不給予某種安撫。因為長期這樣下去,就不會有人願意再替老板效力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向老板施以暗示是會起到一定效果的。
向老板施加壓力,還是一種姿態問題。其實你是在告訴你的上級,"我是不會任人宰割的,你讓我損失,我也能對你產生破壞力"。這樣,老板便不會以為你軟弱可欺,變本加厲地利用你了,相反,每當他想從你那裏獲得點兒什麼時,就一定要先考慮一下會讓你得到點兒什麼。這種交往模式的確立,無疑是有助於你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的,也有助於你的發展。
讓老板覺得對你有所歉疚,會使你在上下級關係中贏得一定的主動權,也為通過妥協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對上級來說,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他會感到有必要償還債務;對下級來說,則等於發放出去了一筆貸款或做了一項投資,你會逐漸有所收獲。
三、不斷增加自己的籌碼
如果下屬讓老板覺得隻有一次利用價值,那麼下屬便會像一次性消費的碗筷,在使用之後便被拋在一旁,毫無顧忌地加以冷落。這樣,你的利益自然也就不會被重視。
所以,從長遠來看,下屬若想從一次被利用中有所收獲,並且能借此進一步加強與老板的聯係,下屬就應該不斷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籌碼更多,可資利用的價值更大。你的價值越大,老板就越不能忽視你,他就會想辦法調動你的積極性,對下屬的利益和要求有所考慮,設法把你拉到老板自己這一邊。
在處理上下級關係時,若想不被忽視或不受輕視,下屬最可依靠的便是實力。因為實力會給老板帶來利益,實力會影響老板權力的發揮。靠投機滔媚固然可以紅極一時,但久則生厭,久則顯其無能,因而是最終無法長久的。下屬一定要注意不斷加強自己的實力。
四、利用與反利用
利用與反利用是相互依存的。不僅老板可以利用下屬,下屬也可利用老板。當老板試圖利用下屬時,下屬可能是另有所圖,在利用老板達成自己的目的。明白了這個道理,下屬就不會在心理上產生被動。
人區別於動物,十分重要的一點是,人有"智",能夠"吃一塹,長一智"。當下屬被老板利用而有所醒悟時,下屬一定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弄明白為什麼會被利用了?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隻有知道為什麼會跌倒、你才有可能不會在同一地方跌倒兩次、三次甚至是更多次。教訓會使你在老板試圖再次利用你時有所警覺和防範。
受老板嫉妒怎麼辦
下屬受到老板的妒嫉,可采用以下辦法解決:
一、以德報怨,幫助老板;二、以惠報怨,拉攏老板;三、表示尊重,安撫老板;四、實施心理補償;五、尋求組織解決或另謀高就。
嫉妒是人類的天性,嫉妒會產生邪惡。無疑,當握有權力的老板對你產生嫉妒時,你肯定會因此而大吃苦頭,為此付出代價。
因此,下屬受到老板的嫉妒,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好,雖然你不一定能消除老板心中的妒火,但是,你可以使它降低到某一水平,從而使你能夠安心工作,幹出一番事業來。
下麵這些建議或許對你有用:
第一,以德報怨,幫助老板。
一般下屬有才幹、有成績,才會引起老板的嫉妒。如果下屬真要做一番大事,就應該培養自己的胸襟,容忍和體諒老板的妒意。
明智之舉是,下屬佯裝不知,安心工作,不但不對老板的嫉妒進行報複,反而真心誠意地幫助老板,使他不斷地提高水平,幹出成績來。
有時,真誠會在時間之河中,像清涼的泉水熄滅老板心頭的妒火。眼界開闊,有學識、有教養的老板多半會對此有所善意的回應。
第二,以惠報怨,妥善處理。
老板之所以嫉妒下屬,是因為下屬得到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一般,人們是不會對那些自己不屑或不齒一顧的事物產生嫉妒的。所以,下屬若有所成績,一定不要忘了拿出一部分與老板分享,使他感到,如果繼續損害你,其實就等於是損害他自己。
自然,我們所說的施惠於老板,決非是指行賄。其實,"惠"的內容是很廣泛的,既包括實物性的東西,也包括名譽、成績等等非實物性的東西。讓老板也得到好處,就會大大減少他對你人為的阻礙。
第三,公開表示對老板的尊重,安撫老板。
有許多時候,老板妒嫉下屬,是因為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下屬的威脅。下屬超過自己的才幹、下屬出眾的成績、下屬良好的名聲等等,都可被視為是對老板權威的一種潛在的威脅和挑戰。作為一種心理安全的需要,他就會設法打擊和削弱自己的潛在對手,不斷地給下屬找麻煩、出難題。
因此,下屬要努力做到使老板"放心"、"安心"。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在公開場合支持老板、尊重老板、有意地突出老板的成績和能力,而對自己的成績則以低調處理,甚至不惜分出一半功勞給你的上司。在這方麵,人們最慣常的用語便是,"離不開老板的支持和鼓勵""在XX老板的正確老板和部署下""沒有XX老板的關懷與支持,就沒有我今天的成績"……等等。雖然這些話有點兒落於俗套,但它確實能起到突出老板權威、表達自己尊重的作用,因而也是長盛不衰,被人們廣泛地運用、不斷地重複。
一旦老板感到了自己的權威性,其敵意便會相對減弱,這對下屬來說,日子就要好過的多。
第四,施加心理暗示和心理補償,取悅老板。
嫉妒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它打破了人們心理上的平衡,產生了失落感。作為對這種失落感的補償,嫉妒之情油然而生。
針對嫉妒的這種發生機理,對老板施加某種心理暗示,進行心理補償,也會起到減輕老板的妒意,使他達到心理的自我平衡的目的。
老板決非一無是處,必然有其引以為驕傲的地方。下屬就應該抓住這些東西,表達自己的羨慕,進行讚揚,從而使老板產生一種滿足感,覺得沒有必要、沒有理由去嫉妒自己的某一個下屬。
第五,向上級反映,警告老板。
下屬對待上級嫉妒的首要策略是努力減少其嫉妒,使他能夠善待自己。但這決不意味著下屬軟弱可欺,如果老板出於心胸狹窄、妒火難平,不斷地對下屬進行壓製、打擊和報複,下同就有必要以切實的行動,向老板發出警告,進行反擊。
一個重要的方法便是,向上級老板及組織部門反映情況,尋求組織解決。相信通過上級的說服和教育,下屬的不公正待遇一定能得到某種程度的解決。老板由於顧及自己的名譽和權威,也不能不有所收斂。
但是,我們也不能對那些心胸狹窄的老板抱以太大的希望,一旦鬥爭沒有結果,你不妨試著換個部門或職業,到最歡迎你的地方去大展身手。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跳槽已不再是件不可能的事了。
與老板產生誤解怎麼辦
當老板對自己產生誤會時,下屬應主動溝通、坦誠交流,有時佯作不知,以行動釋疑也是必要的。當自己對老板產生誤會時,最好去向老板道歉,並用幾件友好的事情加以證明。
一般,我們可以把下屬與老板之間產生的誤解分成兩個方麵,一方麵是老板對下屬的誤解,另一方麵是下屬對老板的誤解。下麵,我們將針對這兩種情況,有區別地加以對待,並指出相應的對策。
一、老板誤解了下屬怎麼辦
老板誤解了下屬,有其主觀上的原因,更有客觀上溝通不足的原因。老板處於一個中樞性的崗位,事務繁重,責任重大,他可能通過各種渠道,如人事檔案、他人的彙報、平時的印象、特殊的考驗而對你有所了解,但一般而言,他不會主動去找自己的下屬進行溝通,這樣,他便缺乏對你全麵、直接和感性的認識,容易受他人意見的蒙蔽、本人直覺的左右和主觀判斷的影響,從而對你的言行產生認識誤差。
下屬對待老板誤解最明智的態度就是,及時、主動地去消除它,不讓它成為定形之見,不去消極回避和等待,也許正在這段黑暗的日子裏,好的機緣與你擦肩而過,讓你悔之莫及。
對此,本書為你提供兩條建議:
第一,主動溝通,積極接觸。俗話說:理不講不清,話不說不明。既然老板已明顯地表露出他對你的某些看法,而且他不可能會主動找你談心,那麼,你就應該主動地走上前去,找準機會,向老板展示你的真實個性和真正意圖,使老板能對你有一個較為全麵的了解。有些話憋在肚裏就會產生敵意,而一旦談出來就會化為輕煙而散。借此良機,你還可趁機表現自己的才於和忠誠,從而使老板對你的看法有一個巨大的轉折和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