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任命蒙毅為中庶子的主意,也是臨時而起,甚至範雎都沒有從秦王那裏得到任何消息。
不過,君無戲言,範雎知道,秦王既然開口了,那定然是不會收回的。更何況,亂世之下,良將顯得尤為珍貴。而蒙家,正是秦王必須全力仰仗的存在。秦王這樣的安排,讓蒙家既得了實在的好處,有沒有絲毫顏麵上的損失,讓王翦升任太尉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直接避免了秦國兩大勢力的衝突,保全了軍事上的實力。
“臣定當攜蒙家上下,與範相、王翦太尉一道,同心同德,共同輔佐大王,成就萬世基業”,起身後的蒙驁似乎覺得方才的禮數還不足以表現自己對於秦王的感激之情,不由得再次感激道。
“臣蒙武、蒙恬、蒙毅,願為大秦萬世基業,肝腦塗地,死而後已”,蒙驁一句話說完,蒙武攜二子也立即抱拳施禮,以表忠心。
“蒙大夫,寡人尚未宣布太尉人選,大夫何以知曉太尉非王翦將軍莫屬?”秦王轉身看了一眼範雎,哈哈大笑。表麵上是在與蒙驁開玩笑,實際上則是忍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
對於蒙驁,秦王自問自己無法完全駕馭,若蒙驁因自己未能獲太尉之職而心懷不滿的話,秦王還真無可奈何。可眼下,蒙驁顯然對秦王的刻意安排極為滿意,甚至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滿意。
而蒙驁也非泛泛之輩,對於秦王的恩德,他知道,不但要以蒙家子弟的戰功來回報,更要有言語、態度之上的表示,而這一番話,便是對秦王一番心意的回應。
“回大王,想我大秦帝國,將帥無數,橫掃六合,可論資曆,論韜略,論功績,何人又能與王翦將軍相提並論?”蒙驁深知秦王忌諱朝臣內鬥,即便自己對王翦毫無好感,可依然要做足表麵功夫。
“既如此”,秦王哈哈一笑,轉身看向範雎,“範相,明日早朝,便由你宣讀蒙驁、王翦二位大人的賜封詔書......”
得到安撫的蒙家父子二人,在秦王離開蒙府後,便立即策馬,向秦趙邊境趕去。
與此同時,秦趙邊境,大將軍廉頗也是在得到了趙王的允許後,攜白起、司馬錯二人一同趕往王都,與他二人同行的除了廉頗的近衛軍外,還有司馬錯的哥哥司馬棄,這個視白起為偶像,形影不離保護白起安危的血性漢子。
幾乎是在蒙武父子二人抵達秦趙邊境的同時,白起一行人也抵達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邯鄲城位於趙國腹地內部,與韓、魏相交。因韓趙魏三家分於晉,故而三家雖不甚和睦,倒也向來沒有兵事。
“廉將軍,別來無恙”,廉頗帶領白起、司馬錯兄弟二人方一踏入王宮,便有一銀袍老將遠遠迎來。
“趙兄”,與來人不同,廉頗似乎並不如來者這般圓滑世故,但言辭之中,卻更顯對對方的深厚情誼。
“末將司馬錯、司馬棄見過趙將軍”,司馬錯兄弟二人顯然是認得此人的,二人立即上前見禮。
“白起見過趙將軍”,白起雖然不認識對方,也不太習慣這種見麵就躬身見禮的方式,但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態度,便也有模有樣的行了個禮。
“哦,這位就是白起?”趙姓將軍顯然對白起已經早有耳聞,不禁仔細的打量著白起道。
“來來來,趙兄,我給你介紹下”,廉頗哈哈一笑,抬手拍了拍白起的肩膀,“這位,便是白起白先生,這是司馬錯校尉,這是司馬棄......”
廉頗似乎與這位趙姓將軍極為親密,一見麵就開懷暢談,甚至把白起、司馬錯等人都忘在了一邊。可趙姓將軍卻似乎對廉頗身後那個瘦弱、白皙的年輕小子更為感興趣,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在那個****的年代,出名的方法太少,出名的成本也太高。能讓秦趙兩國,甚至其他諸侯國國君、大臣都極為感興趣的名人,確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