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的秘密運用1(3 / 3)

——拿破侖(法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很多人都有成功的欲望,也有創業的激情與夢想,但永遠沒有行動。他們的每一個夢想聽起來都很美好,也熱衷於談論自己的夢想,甚至將它們當作一句口頭禪,一種對日複一日、枯燥貧乏生活的安慰。然而,他們卻很少認真地去嚐試實現理想。

實現理想目標的秘密是什麼?是行動,是在思想指導下的不自覺的忘我行動。如果你想運用這個秘密,那好,現在就去做。

不要忘記,你是一塊“磁鐵”,能將一切東西吸引到身邊來。一旦你明了心裏確切想要的事物,你就會成為吸引這些事物的磁鐵,同時,它們反過來也會對你產生磁性。你越是行動,就越會體驗到吸引力法則將事物吸引到你身邊的事實,由此,你就越會成為更巨大的磁鐵,你的理想目標就會源源不斷的實現,即使它們也在逐漸增大。

磁鐵吸引事物是一種特性,一種不自覺的習慣,行動也應成為一種習慣。

心理學家兼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意思是,習慣造就一個人,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習慣,在使用自動自發的座右銘時,你可以養成自己希望的任何習慣。

所以,隻要一息尚存,在說過“現在就去做”以後,就必須身體力行。無論何時必須行動,當“現在就去做”的思想從你的潛意識閃到意識裏時,你就要立刻行動,而且要養成習慣,先從小事上練習“現在就去做”,這樣,你很快便會養成一種強而有力的習慣,在緊要關頭或有機會時便會“立刻掌握”。

不要拖延:先做了再說。如果你有個電話應該打,可是你總是拖拖拉拉,而事實上你已經一拖再拖。如果這時那句“現在就去做”從你的潛意識裏閃到意識裏:“快打呀!”請你立刻就去打電話。或者,你把鬧鍾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鍾響起時,你卻覺得睡意正濃,於是幹脆把鬧鈴關掉,倒頭再睡。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你將來就會養成習慣。假如你的潛意識把“現在就去做”閃到意識裏,你就不得不立刻爬起來不睡了。為什麼?因為你要養成“現在就去做”的習慣。

威爾斯先生就因為學到做事的竅門,而成為一個多產作家。他絕不讓靈感白白溜走,想到一個新意念時,他立刻記下。這種事有時候會在半夜裏發生,沒關係。威爾斯立刻開燈,拿起放在床邊的紙筆飛快地記下來,然後繼續睡覺。

許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因為拖拖拉拉耽誤了火車,上班遲到,甚至更嚴重——錯過可以改變自己一生、使自己變得更好的良機。

所以,要記住:“現在”就是行動的時候。如果下定決心現在就去做,往往會使你最期望的夢想得以實現。史蒂芬正是如此。

史蒂芬非常喜歡打獵和釣魚,他最喜歡的生活是帶著釣魚竿和獵槍步行50裏到森林裏,過幾天以後再回來,筋疲力盡,滿身汙泥而快樂無比。

惟一不便的是,他是個保險推銷員,打獵釣魚太花時間。有一天,當他依依不舍地離開心愛的釣魚湖,準備打道回府時突發奇想:在這荒山野地裏,會不會也有居民需要保險?那他不就可以同時工作又在戶外逍遙了嗎?結果他發現果真有這種人,他們是阿拉斯加鐵路公司的員工。他們散居在沿線50裏各段路軌的附近。他可不可以沿鐵路向這些鐵路工作人員、獵人和淘金者推銷保險呢?

史蒂芬就在想到這個主意的當天開始積極計劃。他向一個旅行社打聽清楚以後,就開始整理行裝。他不肯停下來讓恐懼乘虛而入,自己嚇自己會使以後自己的主意變得荒唐,以為它可能失敗。他也不左思右想找借口,隻是搭上船直接前往阿拉斯加的“西湖”。

史蒂芬沿著鐵路走了好幾趟,那裏的人都叫他“走路的史蒂芬”,他成為那些與世隔絕的家庭最歡迎的人,因為沒有人願意跟他們打交道,他卻前來拉保;同時,他也代表了外麵的世界。不但如此,他還學會理發,替當地人免費服務。他還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烹飪。

由於那些單身漢吃厭了罐頭食品和醃肉之類,他的手藝當然使他變成最受歡迎的貴客了。而在這同時,他也正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倘佯於山野之間、打獵、釣魚,並且像他所說的——“過史蒂芬的生活”。

在人壽保險事業裏,對於一年賣出100萬元以上的人設有光榮的特別頭銜,叫做“百萬圓桌”。在史蒂芬的故事中,最不平常而使人驚訝的是:在他把突發的閃念付諸實行以後,在動身前往阿拉斯加的荒原以後,在沿線走過沒人願意前來的鐵路以後,他一年之內就做成了百萬元的生意,因而贏得“圓桌”上的一席地位。假如他在突發奇想時,對於做事的秘訣有半點遲疑,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可見,“現在就去做”會影響你生活中的每一部分,它可以幫助你去做該做而不喜歡做的事;在遭遇令人厭煩的職責時,它可以教你不推拖延遲。它也能像幫助史蒂芬那樣,幫你去做你“想”做的事。它會幫你抓住寶貴的刹那,這個刹那一旦錯過,很可能永遠不會再碰到。

請記牢這句話:現在就去做!這是你的本職,也是實現夢想的全部。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吸引力法則總是如約而至。當你想著某一個東西,並將心思全部專注在它上麵時,吸引力法則就會準確無誤地將這個東西帶給你,不管這個東西是好的,還是壞的。必須牢記,吸引力法則對你的“要”和“不要”並無偏向,它隻是回應你所想的,所專注的。

——麗莎·妮克絲

我們要鼓足勇氣!不論現在有人要怎樣與我們為難,我們的前途一定美好。

——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成功吸引更多的成功,失敗帶來更多的失敗。這即是說,為成功而努力,你會更有能力邁向成功;如果你什麼也不做,便隻會坐等失敗,甚至遭受更多的失敗。

以積極心態發揮你的思想,並相信成功是你的職責和權利,你的信心就會成就你所製定的任何目標。如果在無法立即得到回報的情形下,你仍能以一種自願而且愉快的態度提供更多服務,這就是在培養你積極且愉悅的心態,而這正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基礎。

當你培養出這種良好的心態時,幾乎所有人都會樂意依照你的意願為你工作。所以,如果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就以相同的態度對待對方。多多動用“己所欲,施於人”的金科玉律,如果對方沒有立即給你回報,你就再接再厲,堅持這種心態。

你要不斷發掘自己的積極因素,要堅持對自己說:

——別人知道我是可以信賴的。

——我有勇氣。

——我是個靠得住的人。

——我很願意使別人高興。

成為積極或消極的人全在於自己的抉擇。沒有人與生俱來就會表現出好的態度或不好的態度,是你自己決定要以何種態度看待你的環境和人生。即使麵臨各種困境,你仍可以選擇用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眼前的挫折。

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盡量發覺周圍人和事最好的一麵,從中尋求積極的看法,你會獲得前進的力量。

如果你剛進入工作崗位不久,或仍對那個時期記憶猶新,相信你對工作之初的那段經曆會發出會心而苦澀的一笑。的確,絕大多數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都有過這樣一段經曆:被置於不受重視的部門,打雜跑腿的工作,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總之,那是一段很不愉快的日子。

其實,生活中不可能沒有困境和挫折。成功者和失敗者恰恰就在這裏分道揚鑣。失敗者遭遇困境和挫折,會沉淪下去,成功者則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走出這個陷阱。

美國聯合保險公司有一位推銷員,名叫亞蘭。亞蘭想成為這個公司的明星推銷員。他努力應用他在勵誌書籍和雜誌中所讀到的積極心態的原則。

寒冬的一天,亞蘭在威斯康星州一個城市的街區中推銷保險單,卻沒有做成一筆生意。雖然對這樣的表現很不滿意,但亞蘭並沒有氣餒,而是選擇用積極的心態將這種不滿轉變為一種勵誌的動力。

他記起他所讀過的書,決定應用它們所提出的原則。第二天,當從辦事處出發時,他向同事們講述了前天所遭遇的失敗,接著他說:“等著瞧吧!今天我將再次拜訪那些顧客,我將售出比你們售出的總和還要多的保險單。”結果他確實也做到了,同時也因業績突出而被提升為銷售經理。

這的確是一張不小的成績單。亞蘭在風雪中穿街過巷,跋涉了8個小時,沒有賣出一張保險單,但第二天仍能創造良好的銷售業績,這就是因為他選擇了積極的心態。

許多成功者看起來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能力使用“積極心態”的力量,成功總會以某種神秘莫測的方式如期來到他們身邊。這種神秘莫測的無形力量,其實就是吸引力法則中發揮作用的吸引力,隻要你積極起來,你也會具備這種神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