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化之都:北京1
一、魅力北京
北京,以古老大氣而聞名,置身於神秘的宮閣樓宇叢中,漫步在幽深的胡同和四合院落裏,用心去體味彌漫其間的濃濃京味,你才能領會北京之遊的真諦。
北京城是地球上一項最偉大的文化工程,也是世界文明史上一個最壯麗的文化奇觀。在這座城市裏。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達到了光輝燦爛、登峰造極的境地。
北京是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在50萬~7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在這裏生息繁衍,並留下了大量珍貴的遺跡、遺物。商周時期,當時的燕國在此建都,號稱“薊”,從此,“燕京”一名流傳開來,沿用至今。從那時算起,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在此後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北京一直為各朝代的北方重鎮。隋唐時期,北京地區改稱幽州。公元988年,東北契丹族建立遼朝,改幽州為南京,作為遼朝的陪都。從此,其曆史地位發生巨大變化,從原來的北方重鎮逐漸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
公元1153年,東北女真族的金國滅遼後,遷都於此,改名中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中都城位於今會城門至新華街一帶,後毀於戰火,遺跡難尋。1215年,成吉思汗率蒙古族軍隊南下,滅金朝和南宋,統一中國。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改中都為大都,並重建都城,作為“天子之居”,從此,北京成為我國的政治中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大都後,改大都為北平。1403年,明成祖朱棣奪得皇位,改北平為北京,北京一名從此開始。1644年,清軍入關,明朝滅亡,清朝也建都北京,前後統治達268年。可見北京作為國都的曆史從800多年前的元大都算起,延續達800多年。這段曆史不僅使北京城獲得了很大發展,而且給人類文明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巍峨的城牆宮殿、優美的皇家園林、高超的建築藝術……。
天安門城樓遠影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成為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流中心,成為日益國際化的大都市。如今的北京,古姿新貌交融,她正以東方古都特有的魅力,闊步走進新的世紀。
北京位於北緯39°56′,東經116°20′,地處華北平原的北部,東連天津,其餘均被河北省包圍。北京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北、北、西三麵,奇峰峻嶺,是北京的天然屏障。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廣闊平原,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諸多河流貫穿其間,最後流入渤海。在曆史上,北京地區的地理位置就非常重要,有“形勝甲天下”之譽,它是燕、金、元、明、清5朝的首都,在全國的政治和軍事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各民族和內地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北京離蒙古和東北都很近,曆代統治者都認為在這裏建都便於對東北的統治,從而牽製蒙古的勢力。同時,它與南方的聯係也較為便利,可以從天津取海路,也可通過運河南來北往,往西北聯絡也很便捷,使得這裏有足夠的物質條件滿足繁榮都市帶來的人口劇增對糧食和物資的需求。
北京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幹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幹燥。秋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旅遊季節。年平均氣溫11~12℃,年降水量640mm左右,大都集中在夏季。春秋季節北京可著輕便服裝,如夾克、羊毛衫、套裝等;夏季炎熱,裙裝、單衣即可,但應備有雨具;北京的冬天寒冷幹燥,北風凜冽,應備有防寒服,如羽絨服、棉外套等。
北京麵積16808平方公裏,其中城區和近郊區麵積13699平方公裏。全市區劃分為城區8個:東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陽、海澱、豐台和石景山;遠郊區8個:門頭溝、房山、通州、順義、昌平、大興、平穀和懷柔;郊縣2個:密雲和延慶。北京全市人口1382多萬,其中流動人口300萬左右。
全國56個民族都有人在北京居住,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占全市人口的4%左右,其中回、滿、蒙古、藏族最多。漢族普通話是通用語言,也是官方語言。北京英語口語水平較一般地方城市要高,相當多市民會一些日常簡單用語。
北京人的宗教生活,因民族與信仰不同而各有所尚。北京的滿族人信薩滿教;蒙古族人和藏族人主要到喇嘛廟去祭神祈福;北京的回民信奉伊斯蘭教,到禮拜寺去過宗教生活,在回民聚居的街巷建有清真寺;北京還有許多居民信奉天主教。北京居民最多的是漢族,部分人信奉佛教。北京人對中國古老的道教也有崇奉,白雲觀、妙峰山道觀香火旺盛。
自元朝以來,北京始終是中國政治、文化、藝術最活躍的舞台。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和東西方文化的交彙點,北京有一種兼收並蓄、博大精深的使人迷戀的文化氛圍,她代表了中國文化的主流,既富有傳統、成熟,又充滿活力、激情,因此,這裏成了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薈萃之地。北京還有“博物館之城”的美稱。100多個博物館散布全城,是人們獲取知識的絕佳境地。此外,頻繁的國際文化交流、豐富的國內文藝會演,京劇、雜技、交響樂、現代音樂等曲目,使得北京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北京擁有一流的教育機構和文化設施。有7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蜚聲海內外。北京人受過高等教育的有100多萬,占北京人口的10%。北京同時也是中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地。北京有500多個科研機構,近30萬名科技人員,全國三分之一左右的科技成果轉讓在北京進行。中關村科技園區有“中國矽穀”之稱。
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一座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從元世祖忽必烈建都至今,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已有800多年的曆史,因此,這座東方古都薈萃了曆史跨度極大、數量眾多的名勝古跡。
天安門廣場北京的名勝古跡以規模宏大、地位卓越而享譽海內外。這裏保存有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故宮,它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結晶;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萬裏長城,在北京地區綿延數百千米,是萬裏長城最精華的部分;世界最大的祭天神壇——天壇,以其精美的建築和恢宏的氣勢而成為建築史上的不朽傑作;明十三陵是世界最密集的皇家陵墓,因其氣勢恢弘而為遊人必遊之地;頤和園——世界最大的皇家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博物館;天安門廣場——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是無數遊人心中的旅遊聖地。其他如:圓明園、中山公園、北海公園、雍和宮、大鍾寺、香山公園、大觀園、恭王府……一個個燦若星辰。
北京郊區群山環抱,自然景色壯觀,綠樹蔥蘢中的深山古刹、瀑布溫泉,波光粼粼的河流湖泊,星羅棋布的古老村舍……,編織成美麗如畫的田園風光。著名景點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明十三陵、潭柘寺、戒台寺、雲居寺、十渡、石花洞、龍慶峽、古崖居……。
北京受歡迎的地方報紙有《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京華時報》、《信報》、《晨報》等。
北京城區的照片衝印店很多,但是衝印質量參差不齊。專業人員比較偏愛幾家著名的圖片社,雖然較之小圖片社貴一點兒,但質量比較穩定,服務也很專業。
北京有幾家比較大的攝影器材城,相機、耗材的種類很多,價錢也很便宜。如果您的相機壞了需要修理,千萬不要在馬路邊的小店隨便修理,您可以到專業修理店和其他品牌相機維修店,那裏才真正專業!
經過大力整治之後,北京的公共廁所這幾年有較大的改善。絕大部分的廁所都是免費的,重點的商業區或是旅遊區,像王府井、西單、天安門等等,公共廁所都比較衛生、幹淨。如果在城區,胡同裏也可以找到廁所。有時到飯店、大的購物中心,麥當勞、肯德基等大型餐館裏的廁所方便一下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北京是精英紮堆兒的地方,隨便走在街上,你可能就會撞見一個名人,看上去他們很普通。在北京,他們也真的很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