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飲食與健康
所謂葷素搭配,是指每日的膳食要將葷食和素食科學地搭配起來吃,不能隻吃葷食,也不能隻吃素食。葷食一般是指雞、鴨、魚、肉、內髒、雞蛋、牛奶、蝦、蟹等動物性食物。素食一般是指各種蔬菜、豆類製品、水果等植物食物,同時也泛指包括米、麵和各種雜糧等在內的一切植物性食物。
葷食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質,含量也比較高,葷食還含有磷脂、無機鹽等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都需要這些營養物質。但是,葷食多屬於酸性物質,吃得越多,容易引起人體內血液“酸化”,葷食所含的膽固醇也比較多,容易引起動脈硬化。
素食除了豆類、花生、芝麻等以外,所含的蛋白質都是不完全蛋白質,不但含量不高,質量也比較差。素食的蛋白質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長期吃素食而不吃葷食,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但是,素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無機鹽、糖等,人體需要從素食中得到補充。素食所含的維生素可以清除血管壁上的膽固醇,能促使腸蠕動,有利於及時排除體內的廢物,防止腸癌的發生。
根據葷食與素食的營養特點和人體的需要,人們每天的飲食中,都應吃一部分葷食,也吃一部分素食。將葷食和素食搭配起來吃,才能攝取到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以促使身體的生長發育和保持健康。
如何從飲食中獲得性保健?
1少食厚味
肥腴食物易傷脾胃。脾胃是精氣化生的源泉,脾胃受損,精氣就不足,就難以保證性活動的體力。但是,少食厚味,並不是提倡素食。因為人體中的雌激素、雄激素均由體內膽固醇轉化而來。長期素食,可使性激素分泌減少,導致性功能減退。
2多食辛味食品
辛味食物都有刺激性欲的功能。辛味食物能開竅提神、理氣健胃,有興奮作用。
3忌鹹忌冷
鹹可提味,但過鹹可傷津,津傷則耗神,不利助陽。尤其中年人,陽氣漸消,命門大衰,更應趨熱避涼,即使是夏季也不要過分貪食涼性食物。
4勿偏食擇食
偏食會導致營養不良,而使男子精子缺乏,精液凝聚。不少性功能障礙患者是由偏食擇食引起的。使體內缺乏微量元素鋅、銅、錳和維生素 A、維生素E等。
5多吃有利於性保健的食品
鰻魚、泥鰍、鮑魚、牡蠣等是有效的強精食品。大豆、豆製品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有提高性功能的作用。牡蠣含豐富的鋅,人體缺鋅會導致性功能下降。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 E的食品對延緩衰老、避免性功能衰退,也有積極的作用。如蛋黃、海產品、番茄、花生、芝麻等。
骨頭湯的益壽功能及措施
人體中最重要的組織之一是骨髓。骨髓充滿骨內腔隙的柔軟組織,分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由網狀組織構成支架,在網眼中含有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血細胞,是造血器官之一。這些血細胞成熟後即進入血液循環,以補充血液中血細胞的損耗。紅骨髓分布於扁骨內和長骨兩端。黃骨髓存在於長骨的中部,主要由脂肪細胞所構成,正常時沒有造血功能。骨髓是人體造血的“工廠”。無論是紅細胞、白細胞都是在骨髓中形成的。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骨髓製造紅細胞和白細胞的功能也自然衰退。然而,人們可以從體外攝取類粘朊使骨髓生產血細胞的能力加強,從而達到減緩老化的目的。
提取類粘朊最簡單的辦法是利用動物骨頭中的類粘朊。最好是用牛骨頭,把骨頭砸碎以1份骨頭加5份水的比例,用弱火煮2小時,目的是把含有類粘朊和骨膠原的髓液溶解。然後過濾,棄去骨頭。過濾後的骨頭湯冷卻後會在容器底部積一層粘質的東西。食用時,搖動容器,使底部的質物混在骨頭湯內。這種骨頭湯可當作料,或做菜湯都行。
春季飲食保健
春回大地,陽氣升發,萬物複蘇,生機勃勃,人體陽氣亦順應春陽之氣向外疏發。根據春季春陽升發、乍暖還涼等特點,要科學、合理地調節人們的精神、衣著、飲食、運動等,以達到養生健身、預防疾病的目的。
在飲食上,宜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天人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消耗相應增加,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營養之品,如黃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桔、蔥、薑、蒜、香菜、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欲等作用。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春季一般無進補的必要,但對體虛乏力,氣短懶言,動則汗出者,可用黨參、黃芪各20克,雞肉250克,紅棗5枚,生薑3片,加水燉熟,食鹽少許調味,飲湯吃肉,可經常服用。
夏天飲食營養如何調理
夏天,氣候炎熱,人體大量排出水分,使得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減少,腸胃蠕動變弱,食物的消化特別是脂肪成份的消化能力降低,致使人們的食欲不振,消化力不強,願意吃清淡、涼爽的植物類食物,不願吃含熱量高和較肥膩的食物。可是夏天人體熱能消耗很大,如不及時補充營養,就會出現頭昏腦脹、四肢無力、浮腫氣虛等營養不良的症狀,使體質迅速下降,形成人們常說的“苦夏”。所以,在膳食調配上,還是要適應機體的這些變化,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盡量引起食欲,使身體能夠得到全麵足夠的營養。那麼,夏季的飲食如何安排呢?一般說,少吃些肉類,多食一些涼拌菜和鹹蛋、豆製品、芝麻醬、綠豆、新鮮蔬菜、瓜果和飲用各種清涼飲料。在調味方麵,可適當用一些蒜和薺末,以便起到殺菌、清暑和增進食欲的作用。具體而言,應注意以下事項:
1盛夏進補有必要。人們一般認為,秋冬季需要進補,夏日卻無關緊要。其實,人們在夏天的營養需要不比冬天少,原因是人們出汗多,損耗掉大量水分和營養物質,如果不及時補充,會發生體液的失調,代謝紊亂。因此,夏季也需要進補。夏天的飯菜,要營養豐富、花樣多。吃補品要以清淡、平補為主,經常吃些雞、鴨肉、瘦豬肉、黃豆及其製品和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