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溫達·裏德站在碼頭邊上,身子微微發抖。
在她的視野裏,船塢、海關的棚頂和整個英格蘭島,都還有點兒上上下下、浮浮沉沉。
就在那一刻,她做出了一個決定——一個引發了後來一係列重大事件的決定。
她原本打算乘坐往返港口和倫敦的專列進城,但現在,她改變主意了。
說到底,她何必一定要去倫敦呢?那兒又沒人等著她,也沒人盼著她去。她剛剛從那條一路顛簸、嘎吱作響的小破船上逃出生天。(穿過海峽前往普利茅斯的三天旅程實在是讓人痛不欲生。)此時,她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再把自己送上一列顛簸搖晃的火車。她要找一家酒店住下,那種既漂亮又牢靠的酒店,踏踏實實地建在地麵上的。她要躺上一張漂亮又牢靠的床,一點兒也不會嘎吱響,更不會瞎搖晃。她要一覺睡到大天亮——嗯,必須的——這真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了!然後,她就可以租上一輛汽車,慢悠悠地開,一點兒也不用著急,跑遍英國南部來找房子,找一座漂亮的房子,一座她和賈爾斯商量好的那種房子。對,這真是個再好不過的主意。
這樣一來,她就可以參觀參觀英國了。盡管像大多數新西蘭人一樣,格溫達也會把英國稱做“家”,但她從來沒親眼見過英國,隻是賈爾斯以前跟她說起過。眼下的英國看起來可不怎麼吸引人,灰色的天空憋著雨,銳利的風刃刮得人心煩氣躁。格溫達排在等候驗護照過海關的隊伍裏向前挪動,她琢磨著:“普利茅斯大概不是英國最好的地方。”
然而,到了第二天早晨,她的感受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陽光普照大地,從窗戶向外看去,景色十分迷人。整個世界看起來也不再搖搖晃晃了,一切都安定了下來。這才是英國,二十一歲的年輕夫人格溫達·裏德經過一路旅途奔波,終於到達這裏。賈爾斯返回英國的時間還不能確定,短則數周,長則六個月,他就會來找她。賈爾斯建議格溫達先到英國,找一所合適的房子,他們都認為最好能擁有固定居所。盡管賈爾斯常常要出差,有時候格溫達也會一起去,條件不允許的話她就不去了。不過,他們還是希望有個家,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賈爾斯最近從一位姑母那兒繼承了一些家具,各種條件綜合起來,買房子這事就變得合情合理、切實可行了。
既然格溫達和賈爾斯手頭寬裕,實現他們的願望也就不存在什麼困難。
最開始,格溫達不願意自己一個人選房子,她說:“這件事咱們應該一起做。”但是賈爾斯笑著說:“我對房子不在行,隻要你喜歡,我就喜歡。要有座小花園,不要那種嶄新得嚇人的房子,也別太大就行。要我說,在南部海岸附近就好,至少別離海岸太遠。”
格溫達問:“有什麼地方對你來說比較特別嗎?”賈爾斯回答說,沒有。他是個孤兒(他們倆都是孤兒),假期就到各個親戚家輪流借住,對哪個地方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愫。他們的新家將是格溫達的房子。要是等他來了再一起選房子,萬一他得六個月以後才能來呢?格溫達在那麼長的時間裏該怎麼辦呢?就在酒店裏幹等著嗎?不行,她得找幢房子住。
“你的意思是,這些事全都得我來做!”格溫達說。
不過,她還是很願意先找好房子布置妥當,讓賈爾斯一來就能舒舒服服地住進去。
他們剛剛新婚三個月,她非常愛她的丈夫。
在床上叫過早餐以後,格溫達起了床,開始安排自己的計劃。她花了一天時間遊覽普利茅斯,玩得很開心。第二天,她租了一輛舒適的戴勒姆轎車,又雇了一個私人司機,開始了穿越英國的旅程。
天氣很不錯,格溫達的旅程也很愉快。她在德文郡看了幾處房子,但沒有特別滿意的。不必著急,她可以繼續找。她已經學會了從房產經紀人那些充滿激情的宣傳語中擷取有用信息,為自己省去了不少無意義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