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決定成敗的細節1(1 / 3)

第一章決定成敗的細節1

老子雲:“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人生無大事,事事皆小事。隻要你能做好每一件簡單的事,你就不簡單;隻要你能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你就不平凡。

競爭在於細節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過,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新興職業越來越多,職業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斷加速。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有了1838種職業,並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是社會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古典經濟學派的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到薩伊、馬克思、馬歇爾、熊彼特、凱恩斯、薩繆爾森等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把分工看成是工業化進程不斷深化、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的重要根據。按照自然分工和市場要求形成的社會產業鏈,被認為是經由市場那隻神秘的“看不見的手”巧妙安排的,從而符合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天然產物。

經濟學的開山鼻祖亞當·斯密的首要觀點就是分工,講專業化分工如何發展。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定是越來越專業化的競爭,國際上許多優秀大企業都是上百年專注於一個領域,把工作做足、做細,然後再涉足相關領域,而不是到處插手,盲目多元化。

1981年於瑞士Apples市成立的羅技電子(Logitech)是全世界知名的電腦周邊設備供應商,當初羅技隻是依靠生產鼠標和鍵盤進入電腦周邊設備行業。鼠標和鍵盤是電腦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外設配件,同時也是價錢較低獲利較少的配件,因此對於電腦行業的巨頭們根本無法產生吸引力,這便給了羅技一個契機。從此,羅技走上了鼠標和鍵盤生產的專業化道路,經過了數年的努力,羅技不僅在該行業中站穩了腳跟,而且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鼠標和鍵盤的生產供應商。

中國的企業如果能在專業化上下足功夫,把產品做精,把質量做細,一定會獲得高速的成長。浙江、廣東的很多企業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魯冠球的杭州萬向節廠。整個20世紀80年代魯冠球集中力量生產汽車萬向節,實施“生產專業化,管理現代化”以後,又實現“產品係列化”,使當初隻有7個人、4000元資產的小廠一躍成為有數億元資產的大型企業。2003年,魯冠球位列中國富豪榜第4名,資產54億元。

但是世界上卻有很多企業家並不知道:“鑽石就在自己的腳下”的道理,他們喜歡像蜜蜂一樣,在全國和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尋找他們的生意機會,顯得異常忙碌。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在你自己的後院裏就可能有很多處理不完的好買賣,隻要自己一件一件做好就能夠賺大錢。

在美國,一個名叫赫博的人經曆過一件慘事:破產!赫博很多年來一直是__個精明的建築商,他不斷地周遊全國,以規模越來越大的高層寫字樓和公寓樓群給自己立下了一個又一個的紀念碑。但最終他還是破產了。

後來他和他的朋友在一起談起他的故事。赫博說:“你知道,在忍受出差去遠方城市開發大項目帶來的所有不適和不便的同時,我花費了大量錢財。那是一個永遠結束不了的噩夢:與飛機場行李搬運工、票務代理商、空姐、出租車司機和旅館服務員頻繁打交道;忙於進出賓館以及處理商務差旅所帶來的一切麻煩,我做好了這些細節,結果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這些年我呆在家裏,每天隻需要在我所住的那條街道上花一個小時來回散步,關注那些細微的變化,注意那些要出售的房產,幾乎不用花費什麼力氣,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賺到數百萬美元。我需要做的隻是買下那條街上出售的每一份房地產,然後等待機會將它們賣出去。當我耗心費力地在全國各地到處奔波的時候,我所住的那條街道的房地產升值了10倍還多。”

可見,“世界級的競爭,就是細節競爭”。在現代這樣的社會裏麵,對細節的重視已經深入人心。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不僅要關注企業宏觀戰略的內容,更要注重企業微觀方麵的管理內容。企業的執行人員,要從細節人手把工作做細,從而在企業中形成一種管理文化,那就要注重戰略百分百的執行,從而使企業具有極其強大的競爭威力。

但是,汪先生在書中論述說:現代管理科學的細化程度,遠遠趕不上現代化生產和操作中的細化程度。現代化的大生產,涉及麵廣,場地分散,分工精細,技術要求高,許多工業產品和工程建設往往涉及到幾十個、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企業,有些還涉及幾個國家。如一台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要幾十個工廠進行生產協作;一輛上海牌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日本的本田汽車,80%左右的零部件是其他中小生產商提供的。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而美國的“阿波羅”宇宙飛船,則要2萬多個協作單位生產完成。這就需要通過製定和貫徹執行各類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從技術和組織管理上把各方麵的細節有機地聯係協調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係統,從而保證其生產和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龐大的係統是由無數個細節結合起來的統一體,忽視任何一個細節,都會帶來想像不到的災難。如我國前些年澳星發射失敗就是細節問題:在配電器上多了一塊0.15毫米的鋁物質,正是這一點點鋁物質導致澳星爆炸。

可以說,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和專業化程度的越來越高,一個要求精細化管理的時代已經到來。

那麼對於企業而言,麵對這樣的一個時代,如何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作為著名的企業顧問專家的汪先生認為,今後的競爭將是細節的競爭。企業隻有注重細節,在每一個細節上做足功夫,建立“細節優勢”,才能保證基業長青。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動畫片製作中心的迪斯尼公司就十分善於從細節上為觀眾和客人提供優質服務,從而使遊人在離開迪斯尼樂園以後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們服務的周到。他們調查發現,平均每天大約有2萬遊人將車鑰匙反鎖在車裏。於是他們抓住了這個細節,公司雇傭了大量的巡遊員,專門在公園的停車場幫助那些將鑰匙鎖在車裏的家庭打開車門。無須給鎖匠打電話,無須等候,也不用付費。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讓成千上萬的遊客感受到迪斯尼公司無微不至的服務。

迪斯尼公司的服務意識與其產品一樣優秀,因為公司內部流傳一種“晃動的燈影”理論。所謂“晃動的燈影”,也是迪斯尼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這一詞彙源自該公司的動畫片《兔子羅傑》,其中有個人物不小心碰到了燈,使得燈影也跟著晃動。這一精心設計,隻有少數電影行家才會注意到。但是,無論是否有人注意到,這都反映出迪斯尼公司的經營理念一直臻於至善,從而使迪斯尼公司越來越深入人心。

可見,這是一個細節製勝的時代:

國際名牌POLO皮包憑著“一英寸之間一定縫滿八針”的細致規格,20多年在皮包行業立於不敗之地;德國西門子2118手機靠著附加一個小小的F4彩殼而使自己也像F4一樣成了萬人迷……

細節造就完美。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無論企業也好,人也好都應該有一個追求完美的心態,並將其作為生活習慣。目前,很多企業雖然有遠大的目標,但在具體實施時,由於缺乏對完美的執著追求,事事以為“差不多”便可,結果是:由於執行的偏差,導致許多“差不多的計劃”到最後一個環節已經變得麵目全非。

企業經常麵對的都是看似瑣碎、簡單的事情,卻最容易忽略,最容易錯漏百出。其實,無論企業也好,個人也好,無論有怎樣輝煌的目標,但如果在每一個環節連接上,每一個細節處理上不能夠到位,都會被擱淺,而導致最終的失敗。“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與魔鬼在細節上較量,才能達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世界級公司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細節的競爭。讓每一個細節都將公司的理念發揮到極致,就形成了特色。有特色才能生存,才能壯大。細節無處不在,細節才能真正使企業的發展實現從0到1質變。